为保障泰兴市“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良好运行,市青竹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立足儿童发展需求,构建“实施心理融疏工程,育健康之星”理念,在东进社区开展“自信绘梦,韧性护航”抗逆力提升小组活动,通过“认知-资源-应用”三层递进干预,助力12名困境儿童建立“成长性思维”,提升儿童的抗逆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聚焦抗逆力不足四大困境
项目前期走访发现部分困境儿童存在自我认知模糊、情绪管理薄弱、支持网络缺乏、思维模式固化等发展困境;对此,小组活动基于“基础层-中间层-应用层”培育框架,将成长型思维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体验式课程。
创新设计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资源挖掘、思维转换、实战演练、成果固化等10节内容,引导儿童建立“成长性思维”,提升儿童的抗逆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游戏化设计激活心理资本
基础层:从自我怀疑到自我接纳
设计“情绪体温计”游戏环节,引导儿童抽象情绪转化为可操作的“情绪体温计”。在模拟“被同桌推搡”过程中,一名组员指着自制的50℃体温计喊“要爆炸了”,随即撕纸团砸向“火苗图案”宣泄,接着又主动选择“找老师沟通”策略,展现情绪分级处理能力。
中间层:从孤立无援到资源整合
社工运用“能量树”绘制,鼓励组员挖掘潜在资源,在树枝标记“父母拥抱”“老师鼓励”等支持源,使抽象资源可视化。设计“台词改造”环节,通过组员间互动演绎“固定版”、“成长版”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转化组员的消极思维,领悟“积极的话才能换来帮助!”
应用层:从畏难退缩到主动破局
聚焦能力整合,设计“超人计划”将缺点转化为超能力,带领小组在“报纸桥”挑战中运用解决树思维调整策略。通过“毛线连心网”游戏,用毛线编织互助联盟,促成组员“成长伙伴”契约。
儿童成长见证服务价值
经过抗逆力前后测与10节活动观察,组员呈现跨越式进步。
自我认知提升。组员描述自身特质的丰富度大幅度提升,从标签化回答,进阶为“我是怕失败但永不放弃的攀登者”的立体认知。测评中“接纳不足并改进”项的高认同率,印证了从自我怀疑到自我包容的转变。
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组员情绪崩溃后的平复时间从超过10分钟缩短至3分钟内。最显著的是一名易怒成员,从初期砸桌椅到后期熟练运用“数10秒+撕纸团”组合技,实现愤怒的可控转化。
主动求助意愿增强。组员主动求助率显著提升,曾独扛压力的孩子如今能自然说出:“老师,这道题能再讲一遍吗?”支持网络扩展范围变广,覆盖亲友、师长乃至社区志愿者。
挑战应对能力增强。组员面对模拟困境时思考的解决方案数量明显提升,且多数方案包含“自我调节+外部支持”双路径。一名女孩在闯关失败后笑言:“塌掉的不是报纸桥,是我的旧思维!”
本小组通过“认知重构—资源激活—行动赋能”的三阶路径,在儿童心中播下抗逆力的种子。未来,青竹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进一步联动家庭、学校、社区,构建韧性培育生态系统,让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持续练习“跌倒后爬起”的生命艺术。让更多孩子在逆境中绽放生命光芒!(戴晓慧、吕磊、李冉)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