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学子带孩童走访东溪古镇,口述历史变身文旅地图

 时间:2025-07-07 09:38:13来源:网络综合

青石板路镌刻时光,稚嫩童声对话沧桑。7月5日,在重庆移通学院“綦润东溪,移路同行”教育关爱服务团牵着东溪镇孩子们的小手,共同叩开了这座千年古镇守护者的家门。一场以孩童视角探寻古镇变迁、守护与传承的对话,在老街巷陌间温情展开。

图1:合照.jpg

东溪蝶变:烟火升腾处,文脉永相传

“以前小偷多得很,家家户户提心吊胆,养的鸡鸭一不留神就没了。”在周奶奶的院落里,孩子们围坐一旁,清澈的眼眸里映着老人讲述的过往。

图2:孩子们和志愿者一起听老人讲东溪往事-1.JPG

作为綦江区曾经的物资集散码头,东溪也曾经历治安不稳的困扰。如今,这座拥有8.7万人口的綦江区第三大镇面早已旧貌换新颜。“太平得很!日子有吃有穿。”周奶奶的笑容感染着孩子们。

图3:孩子们和志愿者一起听老人讲东溪往事-2.JPG

顺着周奶奶手指的方向,孩子们好奇地数着窗外林立的茶馆,懵懂地感知着完善休闲设施带来的安居乐业。孩子们的小脚踏着光洁的青石板,仿佛丈量着从提心吊胆到岁月静好的距离。

图4:孩子们和志愿者一起走青石板路.JPG

生命礼赞:童绘英雄彰,薪火永相传

走进曾荣获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的退伍军人廖锡刚的办公室,气氛肃然又温暖。这位被当地人敬称为地质灾害“侦察兵”的老兵,讲述了2020年暴雨之夜舍生忘死的故事——他冲进摇摇欲坠的让家岩,争分夺秒成功转移了15名乡亲。面对孩子“房子塌了不可惜?”的纯真疑问,廖锡刚语气铿锵:“只要命在,啥都能重来!”

图5:孩子们听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讲故事.jpg

他继而讲起1996年台海危机时枕戈待旦的军旅岁月。“真打仗您不怕吗?”又一个童声提问响起。老兵挺直腰板,话语掷地有声:“有国才有家!国家需要,咱就上!”英雄的担当与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头。

图6:孩子们和志愿者听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讲故事.JPG

临别之际,一个深受感动的小女孩,将自己现场绘就的一幅画郑重地送到廖锡刚手中。画面上,是歪歪扭扭却充满力量的线条,廖锡刚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笑容温暖而欣慰。

图7:孩子送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画作.jpg

这一刻,厚实的手掌包裹住稚嫩的小手,英雄的精神与童真的敬仰完成了无声的传递。

图8:孩子们、志愿者与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合照.JPG

文脉相承:童眸映初心,古韵永流芳

精神的传承亦在平凡的坚守中闪光。东溪古镇义务讲解员周德前的故事,源于十年前路人对“东溪小地方没啥看头”的刺痛评价。“当晚我就找镇党委:咱们得让人知道东溪有多好!”

图9:孩子们和志愿者听东溪古镇义务讲解员周德前爷爷讲故事.JPG

十年间,这位挎着褪色帆布包的老人,足迹踏遍古镇的每个角落。孩子们围坐在他身旁,仰着小脸,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周老伯的声音饱含深情,他口中的历史画卷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从唐朝盐马古道上的马蹄声声,讲到明代太平桥的匠心独具;从清代万天宫的精美绝伦,说到密植3000棵黄桷树的生态传奇。

图10:孩子正在听东溪古镇义务讲解员周德前爷爷讲故事.JPG

孩子们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好奇与憧憬的光,仿佛随着陈老伯的话语,穿越时空,看见了古镇千年的风雨沧桑与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

图11:孩子们、志愿者与东溪古镇义务讲解员周德前爷爷讲故事合照.JPG

从激流勇救的壮举到28年如一日的坚守,从义务讲解的执着到代代相传的家风,东溪人用最朴实的行动书写着古镇的精神密码。孩子们清澈的眼眸,映照出周奶奶口中“太平日子”的烟火气,铭记了廖锡刚伯伯舍己为人的英雄疤痕,更在陈老伯深情的讲述中勾勒出千年东溪鲜活的历史画卷。那幅稚嫩却真挚的英雄画像、那聆听故事时专注的眼神、那得知家乡过往后若有所思的神情,无不汇聚成“童眸中的东溪”——一个交织着安宁生活、英雄气概与厚重历史的可爱家乡。这份由童真视角重新发现和感知的家乡之美与精神之魂,如同种子播撒进幼小的心田。它终将生根发芽,化为对脚下这片土地更深沉的热爱与守护未来的担当,让东溪古镇承载的勇气、奉献与文脉,在新时代的年轻生命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华章。(通讯员:张璐)

图12:团队合照.jpg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