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民政厅、黔南州民政局及县民政局三级部门协同支持下,近日,北京关爱未来公益发展中心专业督导团队,深入贵州省黔南州的罗甸县、平塘县、荔波县及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儿童之家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实地督导工作。通过精准聚焦儿童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专业服务,为基层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注入新动能,助力儿童享有更优质的成长环境。
专业化督导:破解基层服务痛点,为基层培养专职人员
督导团队先后到达罗甸县的河西村、怀恩社区、翠滩社区;平塘县的北环社区、苗二河村;荔波县的兴旺社区、渡船口社区;三都县的三合街道城北社区、麻光社区及凤羽街道城南社区共10个儿童之家阵地,通过"材料核查+培训指导+主题示范"系列操作推动服务提质。
在罗甸县河西村儿童之家督导团队对驻点儿童社工进行了项目工作内容的培训,查看儿童之家场地及物资管理情况,并示范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团辅主题活动《儿童之家交友会》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同时也提升了驻点儿童社工的专业技能。另在河西村陆主任的亲自带领下对重点关注儿童开展了摸排评估工作,确定了重点个案儿童及后续跟进方案。陆主任跟随期间深感项目给孩子们带来的益处,表示在儿童之家关爱服务活动的开展上会为儿童之家提供最大支持。
在平塘县北环社区儿童之家督导团队考核了驻点儿童社工对项目工作内容、工作指标的理解及完成情况,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下阶段具体工作计划,指导驻点儿童社工链接资源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带领驻点儿童社工一起到个案儿童家中开展走访跟进服务。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县民政局刘琴主任、社区袁支书给予的支持和认可。
在荔波县督导团队的余爽老师重点围绕儿童之家工作展开,一方面为驻点儿童社工提供专业培训,涵盖工作内容实操、文档规范管理及管理技巧提升等方面,另一方面与荔波县民政局莫显端主任进行深入沟通,就驻点儿童社工工作中所需资源协调及实际困惑解决等问题达成共识。
在城北社区,督导组以个案跟进为切入点,采用"闪光点分享-需求诊断-行为激励"三步法:先向家长反馈孩子的优点,建立沟通信任;再针对教育痛点提出解决方案,并现场示范如何通过鼓励式引导让孩子独立完成日常生活自理。这一模式得到家长高度认可,麻光社区一位家长表示:"以前总盯着孩子的缺点,现在学会了用鼓励代替指责,孩子更愿意配合了。"
主题活动创新:筑牢儿童保护屏障
督导团队在指导各社区点开展家庭养育指导活动、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时,在三都县麻光社区的“如何帮助儿童迎接新学期”主题活动中,同步还成立了儿童议事团。督导团队主管周丹老师通过情景模拟、职能讲解等方式,培养儿童自我管理能力与参与意识。一位新当选的小议员兴奋地说:"我要当好社区的小主人,帮助更多小朋友!而在城南社区的"儿童自我保护"安全教育课堂上,督导组王艳红老师则采用动画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重点教授隐私部位保护及求助技巧。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牢记"安全三步法":大声说"不"、迅速离开、告诉信任的人。
机制赋能:构建可持续服务体系
该项目通过精准对接易地搬迁及社区儿童"融入难、教育弱、保护缺"三大需求,系统性提升儿童之家运营效能。督导期间,团队累计审查服务档案80余份,优化个案管理流程3项,形成"督导-实践-反馈"闭环机制。黔南州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专业督导不仅带来了先进方法,更帮助我们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社工队伍。"
据悉,北京关爱未来公益发展中心对项目管理采取的日清、月结、季训、年报的模式有效推动儿童关爱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方向发展,推动了未成年人保护和关爱服务提质升级,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