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暖夕阳 健康护航助残障——广东医科大学携阳实践队走进养老点开展暖心服务

 时间:2025-07-25 14:34:59来源:网络综合

2025年7月11日清晨,汨罗市余家桥三助养老点的院落里早早飘起艾草的清香。广东医科大学携阳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10名队员背着医药箱、提着药材包走进院门,这是他们暑期"健康助农乡"系列活动的第三站。作为一支专注基层健康服务的实践团队,他们已连续三年深入湘粤两地乡村,累计服务老年及残障群体超800人次。当日,团队为养老点32位老人(平均年龄71岁)和11位残障人士带来了一场集传统养生与现代护理于一体的健康服务日,从晨光微露到日头偏西,整个养老点始终暖意融融。

经脉六拍操教学:穴位精讲传技法,循序渐进促融入

上午8点,随着播报钟声敲响,社会实践队开启乡村养老助残活动。在队员们的指导和带领下,养老点的部分老人和残障人士跟随社工来到空地上学习经脉六拍操。经脉六拍操是以中医学中重要穴位为基础创作的日常养生操,包括云门、心包经、极泉、关元、合谷和风市,通过拍打和摁压相应穴位能够达到调理失眠、头疼等功效。在实践队成员的带领下,村民们做得不亦乐乎,纷纷为队员们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和认可。

图为实践队成员教学经脉六拍操。李祖宇 供图

中药香囊制作:药材细解明功效,按需定制传温情

在香囊制作活动期间,服务队成员向老年人和残障群体详细介绍香囊制作材料的品名和功效,并通过手把手教学为残障群体提供制作服务。香囊制作材料功效的科普和宣传,为提高老年人和残障群体养生意识、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实在的问题,如失眠、头晕等贡献最直接的帮助,为老年人和残障群体健康生活护航前行。在实践队队员们的精心指导下,村民们完成个人“定制”香囊制作,脸上呈现出最灿烂的微笑,同时为实践队提供的优质教学服务提出肯定答复。

图为实践队成员指导村民制作香囊。李祖宇 供图

耳穴压豆理疗:辨证问诊知症结,对症施术显实效

当日午间,广东医科大学携阳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为养老点的老人和残障人士开展耳穴按摩服务。实践队成员向老人们简略介绍耳穴相关内容,并讲解耳穴贴使用指南、注意事项和调理性质,为老人和残障群体服下一颗“定心丸”。通过零距离沟通问诊和体格检查,实践队队员们详细记录服务对象身体现状和患病情况,为每一位老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个性化”穴位按摩方案,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与此同时,实践队队员们根据服务对象身体状况结合医学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做到全方位、多领域综合考虑,提供科学养生指南和改善方案。

图为实践队开展耳穴按摩和问诊服务。李祖宇 供图

这场实践,早已超越简单的志愿服务。队员们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乡土语境,用穴位图板替代专业术语,用方言口诀化解知识壁垒,让高深的医学智慧变得触手可及。当青春力量扎根乡土,当医学专业对接民生需求,这份在樟树下写就的答卷,正成为基层健康服务最生动的注脚。

图为携阳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养老点合照。李祖宇 供图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广东医科大学携阳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将始终秉承诚挚之心,用爱心将温暖传递于老年人和残疾群体中,为群众日常健康生活和注意事项提供科学建议和基本服务,为国家养老助残事业贡献青春活力!(通讯员:李祖宇 冯嘉)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