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食物银行吗?它不只是捐赠食物那么简单

 时间:2016-11-28 19:52:30来源:公益时报

吃不完的食物、快要过期的零食你会怎么处理呢?

上个月,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普雄社区开了一家食物银行,并推出了首台“分享冰箱”,一时间引起极大关注。这家特殊的“银行”由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绿洲公益)联合上海长寿社区基金会共同推出,旨在收集可能被浪费的、可安全食用的余量食物,免费援助社区困难家庭和老年人,同时向居民倡导“惜食分享”理念,减少食物和物资浪费。

事实上,早在2014年绿洲公益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起了食物银行项目,并得到了中央财政支持。2015年3月,绿洲公益食物银行作为大陆唯一一家食物银行加入了全球食物银行网络。两年多的时间,该项目共募集食物200余吨,6万多人次因此受益。食物银行起源于美国,后经加拿大传入欧洲,在全球运营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对于中国来说,食物银行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此,绿洲公益的探索也具有开创性和借鉴性意义。

搭建平台和桥梁

▲ 调查显示,餐桌上的食物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绿洲公益成立于 2004 年 11 月,是上海第一家经民政局批准并正式注册的民间环保组织。成立十几年来,绿洲公益始终关注生态环境和城市绿色发展问题。2013年,绿洲公益在上海市发起了一项针对食物浪费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78.5%的普通居民家庭有不同程度浪费仍可食用的食物;13.5%的餐馆对采购的原材料有不同程度的浪费;38.5%的餐馆表示客人在餐桌上的浪费情况非常严重;而便利店、中小型超市的鲜食类、零食类、饮品类等食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因临近保质期而提前下架的情况均超过50%。

▲ 绿洲公益食物银行宣传海报

针对这种情况,绿洲公益开始探索解决食物浪费的办法。2014 年2月,绿洲公益创始人李冰发起了食物银行项目。该项目希望把将被浪费的食物收集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家庭,捐赠企业也能够节约处理余量食物的成本,减少生产、消费环节的大批量浪费现象。同时,项目希望通过在社区倡导惜食理念,减少食用环节的浪费,在社区、商家之间构建一种新的资源、品牌营销生态模式,最终致力于创建环保节约型社区。

绿洲公益食物银行项目总监张秋霞把食物银行比喻为一个桥梁,连接起余量食物和需要帮助的人群。“说到上海,大家都觉得这里没有贫困人口。但当我们的团队去社区调研的时候,结果非常令人震惊。由于房价、医疗、学费等各方面的花费都很高,所以医疗支出型的贫困和因物价上涨导致的贫困在上海其实是很多的,而且主要集中在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上。目前上海有近23万低收入人口,他们就是我们要帮助的对象。”

▲ 食物银行的运作模式

为快速高效地找到潜在受益群体,绿洲公益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在街道居委会设立长期固定联系窗口、接受社会公开申请、接受NGO及其他机构的推荐等。在确定受益对象之后,食物银行会制定相应的援助方案,其发放的爱心食品包以大米、面粉、食用油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搭配其他各类营养品或日用品。比如,针对0至3岁的孩子,团队会搭配奶粉;针对4至18岁的群体,他们会搭配饮料、灌装食品等。此外,项目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援助方案。

截至目前,绿洲公益食物银行已有80多家固定捐赠方,多是全国知名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和做进口贸易的企业,如光明生鲜、家乐福、现代牧业等。出于食品安全考虑,目前食物银行只接受企业或者零售商等单位捐赠,不接受个人捐赠,且食物主要以易包装类为主。通过分布在上海的50个授权分发点,募集来的食物将被快速分发出去。两年多的时间,食物银行共募集食物200余吨,6万多人次因此受益。

▲ 企业捐赠的食品

自2014年开始,绿洲公益食物银行得到了中央财政连续三年的资助,总金额为80万元。然而,作为面向整个上海开展的项目,即使有中央财政的支持,项目的运作也面临不少挑战。

“现在运营所需要的费用都是机构以前积累下来的。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这个项目还处于亏损状态,很多时候都是爱心企业帮我们承担了物流和分发的工作。”据张秋霞介绍,目前绿洲公益食物银行项目有一个七人的团队,“项目刚开始运作时捐赠方很难找,团队要去做很多陌生拜访,要不停地去跟人介绍,这是很费时费力的事情。此外,物流公司也很难找,要么是价格很贵,要么是很难沟通。而且,最初受益人对于食物银行的理念并不认同,我们需要通过一次次的活动让他们去认识,去品尝,然后逐渐地接受。”

▲ 志愿者负责食物的存储、分发等多个环节

因此,对于绿洲公益来说,必须联动多方资源,保证项目顺利运作。通过不断的磨合,绿洲公益将企业、社区、学校乃至社会资源都吸纳进了自己的公益链条,打造了一支可靠的志愿者队伍。目前,食物银行共有2000多名核心志愿者,分布在上海各个地区,负责食物银行的运营管理、食物分发、受益群体调研等各个环节。同时,他们要保证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我们团队来说,所有的压力都由合作伙伴分担。”张秋霞告诉记者,“在捐赠环节,企业要跟我们建立捐赠契约,保证食物是安全的。我们也会参考商业运作模式,去筛选企业的资质,包括企业提供的证书、背景资料、食品的检验资格等。另外,对于食物的存放环境、是否能食用,企业也需要进行确认。食物到了我们这里之后,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也会追责。等食物到了仓库、到了志愿者的手里后,我们会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志愿者需要辨识食物是不是能够食用,除了用肉眼去看,有时候也要试吃。但就目前来讲,捐赠方捐赠的食物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除了对食物的源头进行把控、严格控制食物的分发流程,食物银行还会对受益人进行满意度反馈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调整将要分发的食物,最大程度满足受助者需求。

▲ 2015年,绿洲公益在美国参加食物银行年会

2015年3月,作为大陆唯一一家食物银行,绿洲公益食物银行加入了全球食物银行网络。“这对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以及资源的引入帮助是非常大的。在国外,食物银行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它一方面带给我们理念上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带给团队一些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导。现在我们每年都会去美国参加食物银行年会,研究他们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团队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模式。”张秋霞谈到。

▲ 上海长寿社区食物银行

目前,绿洲公益在上海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银行网络,通过社区食物银行和授权分发点的形式覆盖整个上海地区。不过,对于社区食物银行以及授权分发点的设置,绿洲公益有着严格的审核标准。“团队首先会进行调研,去看看其所在地区是否真的存在需要帮助的人群,他们是否认同我们的理念。之后,我们会去考察当地的志愿者资源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希望找到跟我们的团队一样有激情、把食物银行当做事业的人,因此,食物银行的推广和复制也很慢。不过,我们也没有想要做到一夜之间遍地开花。”

在社区食物银行实践基础上,绿洲公益推出了中国本土首套社区食物银行运营手册,致力于探索社区食物银行本地消化的解决方案。手册主要有三大功能:集中管理捐赠方基本背景信息、捐赠食物信息、被筛选认证过的受益方机构或受益人基本信息;追踪捐赠食物的进、出动态数据;利用系统进行接收捐赠食物,分发捐赠食物的数据统计并传递给捐赠方和接收方。

“通过这个手册,外界可以了解我们是怎么搭积木的,但是积木能不能搭建起来,还要看几个因素,包括当地的政策环境、人文因素以及志愿者文化。”张秋霞谈到,“我们也想要在其他城市做项目的复制拓展,但是会遵循几个原则。第一,跟当地具有专业背景的NGO合作,因为这些机构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第二,拥有自己的受益群体;第三,有志愿者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团队还会去考量他们是不是认同食物银行的理念。”

▲ “分享冰箱”是食物银行更直观更灵活的展现模式

上个月,绿洲公益联合上海长寿社区基金会开设了一家社区食物银行,并推出了首台“分享冰箱”,一时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食物银行现在的食物主要分两大类,一种是包装类食物,一种是熟食类。‘分享冰箱’是团队在熟食类食品方面的一种探索、一种载体,我们把它叫做‘爱的1.5公里’。我们希望在一些餐厅或者有余量食物资源的地区1.5公里之内,找到受益人,把食物尽快分发掉。”张秋霞坦言,“分享冰箱”是食物银行一种更直观更灵活的模式,“团队在这上面投入的资源和精力最少,但它一下子就火了,所以大家也在反思是不是要改变原有的宣传策略。”

目前,除上海外,绿洲公益已在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设置了一个授权分发点,同时在深圳、成都、青岛、乌鲁木齐等城市展开合作。在张秋霞和团队其他成员看来,食物银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大家都可以展示自己个性的一面。“相信未来食物银行在各地都会成长出不同的模式和生态,不一定是按照上海这种模式发展。我们希望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成长,然后各自去努力,而不是像商业领域那样,要求你加盟,然后我们对你进行直接管理。这样的话食物银行是没有办法成长起来的。这也是公益和商业的一大区别。我们可以通过联盟的方式一起去做,实现多元化发展。”

对于未来的规划,张秋霞表示,她希望通过即将上线的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捐赠过程中的沟通问题,从而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她也希望通过科技和网络手段,让更多人加入食物银行网络,实现余量食物实时分享,从而让更多人受益,“将上海打造成余量食物友好城市,这是我们的一个梦想”。

编辑:徐建华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