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商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信火”实践团16名师生赴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启蒙”为主线,通过参观非遗、开展科技课堂、深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形式,用青年视角记录水族文化,以科技互动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为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文化寻根:水书里的“数字密码”
实践团深入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启了一场探寻水族文化奥秘的旅程。先后走访了水族文化博物馆、水族文化研究院、水族风情街及水族马尾绣小镇等地,对水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
水书先生给贵商学子讲解水书文化
在水族文化博物馆,实践团沿着“溯源—定居—发展—传承”的主线,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水族文化的千年变迁。在水族文化研究院,院长和水书先生的详细讲解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理解了水族文字“一字多音、多形、多义”的独特魅力。通过座谈交流,大家对水族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水族博物馆讲解员讲解水族历史
马尾绣小镇是实践团此次调研的重要一站。在这里,实践团与马尾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韦应丽面对面交流。“这纹样是水族‘吉庆’的象征,得用红、金、黑三色丝线才地道!”韦应丽的手指在绣布上翻飞,队员们举着相机记录下每一针的走向。“我们采集了30多件马尾绣纹样,准备用大数据建模做‘数字档案’,让老手艺永远‘活’在屏幕里。”队员何家蕊边拍边说。
“红色记忆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实践团聚焦三都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走进“三都水族文化博物馆红色革命文化展厅”与“石板寨抗日旧址”,开启了一场红色精神之旅。
在博物馆内,抗战文物、历史照片与文献档案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团成员们系统了解了水族儿女在革命时期的贡献与牺牲,深切感受到邓恩铭等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的影响。
随后,团队前往石板寨抗日旧址开展现场调研,“27位水族勇士用石块和土枪,和日军周旋了三天三夜……”老支书潘永贤的讲述,让实践团党员们眼眶泛红。在旧址前,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与水族同胞的爱国情,在山谷间久久回响。
石板寨抗战遗址合影
“以前觉得‘红色故事’离我们很远,今天才懂,英雄就是村口晒太阳的阿公!”队员龙政文在笔记本上写道,“他们用生命守护家园,我们要用科技守护他们的故事。”
暖心相伴:石榴籽的“成长约定”
实践团依托夜校平台,面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留守未成年人开展了一系列多元化主题活动,传递温暖与关爱。
实践团成员讲解防诈骗知识
在儿童关爱行动中,实践团成员通过游戏互动、创意绘画等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了情感陪伴。同时,聚焦“语言提升+安全防护+思想教育”三个维度,组织普通话培训、防诈骗宣传等活动,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
实践团成员在社区与居民合影
退役军人李鹏成主讲的国防教育讲座生动有趣,他通过讲述国防知识和英雄事迹,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国防意识和家国情怀。在科技启蒙版块,实践团设置了无人机现场教学环节,演示飞行原理和操作技巧,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热情。
此次“信火”实践团赴三都开展“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旨在以科技启蒙点亮水族儿童对未来的向往,以文化寻根厚植民族团结情怀,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人才培育,实现了从“看”到“做”、从“听”到“讲”的深度转化。
https://share.eyesnews.cn/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7030007.html
近日,贵州商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信火”实践团16名师生赴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启蒙”为主线,通过参观非遗、开展科技课堂、深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形式,用青年视角记录水族文化,以科技互动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为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文化寻根:水书里的“数字密码”
实践团深入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启了一场探寻水族文化奥秘的旅程。先后走访了水族文化博物馆、水族文化研究院、水族风情街及水族马尾绣小镇等地,对水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
编辑:蒋泽南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