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公益”让爱心捐献酷起来

 时间:2018-05-08 11:50:26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特殊儿童的画作,下图为据画作设计制作的布袋。公益平台通过这种创意方式为贫困特殊儿童提供展示自己创造力及才能的机会。新华社记者 刘 潇摄

从每位用户选择步行带来的“绿色”能量,到千万儿童的营养补给;从每次电子化办公带来的少排放,到远方万亩森林的成长;从每人每次捐赠的2分钱,到乡村老人的大病救治……这中间的距离,或许只是一次指尖轻触。伴随着捐赠的便捷化、场景化、小额化和创意化,“指尖公益”正前所未有地汇聚中国数亿网民的力量。不仅如此,公益正变得酷起来、流行起来,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焦虑了就种棵树吧”——

公益的流行范儿

“最近老是焦虑,怎么办呢?种棵树吧。”“90后”北京媒体人于小乐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这样的消息。配图是一张社交平台出具的、落款为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植树证书”,上面写着:“谢谢你。你于2018年4月14日申请种植的沙柳,已被中国绿化基金会认领,将种植到鄂尔多斯地区。”证书最下栏还有一个专属于每棵树苗的编号。

借助支付宝客户端的“蚂蚁森林”项目,于小乐完成了一次公益捐赠。用户通过步行、网络购票、线上缴费等低碳方式线上生成“能量”,当能量积攒到一定数额时,即可“申请种树”。随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接受用户的申请,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多种下一棵真实的树。

这或许是当下中国最流行的公益方式了——所有操作都通过手机在社交平台上完成,一瞬间的点击,却可以为千里之外的地区做一件实在的小事情。

除支付宝外,微信等社交平台都开通了“公益”或“爱心捐赠”入口,上面不仅有各平台开发的“能量种树”“运动捐步”等公益形式,还有许多公益机构在平台上发布的公益项目,以众筹的方式来汇聚爱心。

这样的方式赢得了很高的热度。“蚂蚁森林”所归属的蚂蚁金服工作人员陈彩银表示,从2016年8月开通,到2017年12月底,蚂蚁森林用户超过2.8亿,累计种植真树1314万棵,种植总面积超过19万亩。

“每天睁眼就攒能量”——

随手公益场景化

“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收能量’。”北京一家音乐公司的版权专员石翀说,“每天看着蚂蚁森林中的‘小树’一点点成长,想到能以自己的名义在沙漠中种下一棵树苗,觉得十分的酷。”目前为止,石翀已经获得了4张植树证书。

“酷”,这种不一样的公益体验,正是移动互联网带给公益的新变化。“传统的捐赠方式主要以捐款、捐物、志愿活动为主,而互联网平台呈现了多场景化,大家可以通过捐赠步数参与公益,通过蚂蚁森林、庄园等游戏的形式参与公益,而且很多场景都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关联。”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红涛说,更加多元的捐赠场景,让越来越多公众愿意参与和支持。

“90后”外企职员张潇是在某次无意中发现支付宝爱心捐赠入口的,他选择了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的“10元种下希望树”项目,并设置每月从支付宝账户中自动扣款来进行捐赠。“我已经捐了15棵树了。互联网公益这种方式很好,还不用自己操心,我会一直做下去。”他说。

当前,支付宝上最受关注的项目有“新学期给留守娃送桌”“好校长成长计划”“绘本去哪儿了”等,微信平台上的特别关注项目则有“一元一滴母亲水窖”“贫困孤儿助养”“帮大病患儿重获新生”等,都有着十分清晰的公益场景、帮扶对象和项目目标。

“便捷小额可略献薄力”——

激活沉睡的公益力量

“方便快捷,一棵树只需10元,完全负担得起,又可以为中国的绿化事业略献薄力。”从以前找不到合适的公益门道,到现在的定期定向捐赠,张潇认为“指尖公益”为更多像他这样的人打开了公益的大门。

在陈红涛看来,捐赠便捷、参与门槛低正是互联网公益的特征之一。“传统捐赠方式主要以邮局寄送、银行转账、现场办理为主。有了互联网之后大家可以‘随手’公益,节约了时间成本,额度压力也随之减少。” 陈红涛说,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度第三方线上平台平均每笔捐赠额度在2元左右,甚至公益宝贝平台的平均每笔捐赠只有2分钱。

虽看似“微不足道”,这些捐赠却足以汇聚成不容小觑的公益力量。根据民政部统计,自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施行以来,我国通过网络实施的捐赠超过10亿人次,捐赠金额超过20亿元。

伴随着“指尖公益”的大众化、年轻化、小额化趋势,越来越多沉睡的公益力量被激活。以“10元种下希望树”项目为例,截至4月26日上午笔者查询时,“10元种下希望树”项目已收到爱心321万余份,捐款额近1837万元。拿中国扶贫基金会来说,2017年互联网平台筹款总额占整个机构筹资总额近40%。

“互联网筹款也助推机构发展。”陈红涛说,“互联网公益中出现的捐赠需求多元化、捐赠透明化等趋势,需要公益机构提升专业度来适应。公益机构在享受互联网便捷性的同时,应该重视风险管控和信息安全,加强项目管理。让我们一起营造出和谐的大环境,推动公益行业的迅速发展。”

文/李 婕 郑倩雯

编辑:moyu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