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田海军报道:记者从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获悉,党的二十大以来,见义勇为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全国依法依规确认见义勇为行为超过3万例、见义勇为人员近4万人,其中因见义勇为牺牲人员近500人、致伤致残人员近700人。
近年来,无数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在危急关头有效制止了违法犯罪、化解了安全风险、挽救了宝贵生命。他们虽然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和不法侵害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在他们身上,彰显了人性之美、正义之魂、文明之光,体现了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高贵品格。
记者了解到,各级见义勇为基金会持续改进表彰奖励工作,坚持集中表彰与及时奖励相结合,通过评选“见义勇为勇士榜”“百姓英雄”等形式,共表彰见义勇为英雄模范2.5万人次。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见义勇为人员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让见义勇为成为新时代社会风尚。
见义勇为事业取得新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一步加大了优抚救助力度。各地推进见义勇为地方立法,切实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通过为见义勇为英模提供保障住房、特困救助、商业保险等,让关爱措施实实在在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见义勇为英模和家庭。
据介绍,目前,各级见义勇为基金会自身建设得到有力加强,省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实现全覆盖,大部分市建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健全了基金会内部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公益日活动募集社会资金,扩大见义勇为基金规模,为高质量推进见义勇为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张赢 审编:杨生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