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科服集团融合教育案例:孤独症少年7年蜕变,从失学困境到逐梦中职

 时间:2025-05-20 10:23:32来源:网络综合

颢颢很早就说过,未来他要开一家米其林餐厅。

在家时他像个家长,喜欢给妈妈贺曼科普烹饪知识,虽然说话还是奶声奶气,美食却做的有模有样。

他是海亮融爱星培养的第一批融合初中毕业生,也是融爱星融合教育服务的600余位特需儿童之一。

今年,颢颢已经17岁,7年的融合就读生活让他的认知、社交、学习等各方面能力获得了很好地提升。在人生下一阶段,贺曼决定带颢颢备考中职,托举他去追逐烹饪梦想。

据了解,从2018年始,海亮科服集团孵化了公益品牌“融爱星”,为以孤独症为主的心智障碍儿童及家庭,构建了从早期康复、融合教育到就业支持的全生命周期关爱体系。截至目前,已有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特需儿童顺利在海亮教育接受教育服务,为更多想要上普通学校而不得的心智障碍儿童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颢颢(右一)参加海亮外国语学校2025中考誓师大会

9次退学后

低谷中又见曙光

颢颢快2周岁时还不会说话,在4岁半时被确诊为孤独症。颢颢就读的幼儿园了解这一情况后,要求贺曼自己聘请老师到幼儿园照顾颢颢,最终家人主动为颢颢办理了退学手续。

贺曼说:“那时可能也是年轻气盛,但是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接纳他的地方。”

此后,颢颢的成长之路也变得异常波折。“在新的幼儿园,颢颢刚待一两天,老师就诉苦孩子太难管,带不了。” 在入读第7所幼儿园时,贺曼感觉孩子因为孤独症 “被贴上了标签”,任何问题都格外容易被放大。有一次,颢颢跟同学模仿熊大,同学家长知道后马上向校方投诉。因此,贺曼带着颢颢再次退学,专心在康复机构做康复干预。

幸运的是,贺曼认识了同为孤独症孩子家长的郭敏燕。2014年,郭敏燕作为海亮教育的一位普教教师,正在为特需儿童的融合教育积极奔走。在了解到颢颢再次被退学后,她推荐颢颢到天马幼儿园就读。

在天马幼儿园,颢颢和同班的孩子相比,不仅年龄大了两三岁,个头也明显高很多。但是,园长和班主任都给予了颢颢最大的支持和包容,鼓励他跟同学们积极沟通和互动。就读一年后,贺曼决定带颢颢到普校开启小学生活,但命运并没有给他们一家带来好运。

“小学的学业对颢颢来说开始有了压力,颢颢先后换了两所学校,读到三年级时,又因为无法融入集体,再次面临失学。”

那时,颢颢已经11岁,在学业上无法与同龄人齐头并进,这已经成为事实,贺曼也开始灰心,“不知道是否还要带孩子继续求学”。2018年,海亮融爱星融合教育在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落地。抱着 “再试一次” 的心态,贺曼带着颢颢进入了天马小学融合部。

▲天马实验学校

贺曼说,融合部的老师耐心十足,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导,颢颢有了很大改变,安坐能力和专注力明显进步,学业也随之提升。期间,颢颢也不断反抗和挑战老师的底线。有时颢颢会因为学不会和跟不上学业而烦躁,甚至还会动手“打” 老师……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马小学的融合老师并没有放弃孩子,而是以持之以恒的态度,一点点强化颢颢的规则意识,让他学会融入集体,跟随老师的教导。这也让贺曼看到了新的希望,她举家搬迁到诸暨,开启了新生活。

海亮融合教育托底7年

收获人生最暖时光

在海亮融合教育求学的7年里(天马实验学校小学融合部、海亮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与普通孩子为冲刺更高学府而拼搏不同,颢颢更像是为享受校园生活而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边界。期间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见证了颢颢的进步。

刚进入天马小学时,班主任老师从不把颢颢当作特殊孩子看待,看到他有情绪问题和问题行为时,会主动指出,要求颢颢自己调整,这也让他顺利地融入了班集体。然而,面对影子老师时,大家记住的却是这样一些画面 ——

比如,颢颢发脾气的时候,会追着影子老师在校园里跑,喊着 “打老师”。他还会站在台阶上,把脚伸出来让影子老师帮他系鞋带。这个磨合的过程,让老师哭笑不得,也常常让周围人误以为是学生在“霸凌”老师。

好在所有的付出,在颢颢懵懂的内心建立了认同。当校领导和颢颢沟通他对待影子老师的方式,让大家误解影子老师的能力而挨批评时,颢颢马上做出了积极回应,答应以后会好好表现。大家从中看见了他的善良和纯真,也找到了和他沟通的方法。“意见分歧时,大家向他示弱、求助,他总会体谅对方,做出一些让步。”

六年级时,颢颢已经进入青春期,开始叛逆,情绪问题一触即发。为此,学校特意安排了男影子老师陪伴颢颢,从各个学科的辅导,到课堂和校园里的实时支持,几乎每天形影不离。同时,影子老师作为颢颢和其他小朋友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与同学们建立交流和互动。在班级里,颢颢跟同学们也能有说有笑,还会积极模仿大家的表情和行为,表达能力不断提升。

▲颢颢(左一)的天马实验学校小学融合部毕业合影

当进入海亮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时,颢颢已经能很好地融入到普通孩子当中。初次带课的老师,也没有发现班级里 “有特殊的孩子”。这对于贺曼来说是个惊喜,对海亮融合教育来说,是初中融合顺利推进的良好开端。影子老师也在这个阶段逐步从社交支持中退出,推动颢颢的自主成长和发展,也让他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

▲在海亮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老师课上检查颢颢学习进度

那是一场远赴徽州的4天3晚夏令营。第一次和同学们到达陌生的新环境,颢颢表现得特别积极,敢于尝试很多新的游戏和实验,自己铺床叠被,也不用老师过多要求,被评为了“优秀营员”。同时,他和几位同学一起共创的作品,在微景观园林设计比赛中荣获银奖。

▲颢颢(右一)参加徽州夏令营微景观园林设计

现在说起这趟夏令营,贺曼还是觉得很激动,那也是她第一次发现“孩子成长非常快”。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颢颢和同学们一直相处融洽。

▲颢颢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校园活动

初中阶段,学科增多、课业难度加大,成了颢颢面临的新难题,影子老师也成了他最得力的学习帮手。

课堂上,影子老师和他一起听课做笔记。放学后,影子老师再针对当天的课程内容逐一确认颢颢的学习进度,补足他没有听懂和不理解的地方。师生之间紧密的联系和信任,让贺曼都感到羡慕。“孩子对老师的信任,甚至远远超出了家长”。师生并肩作战,让颢颢的学业始终能跟同学们保持追赶的节奏。

▲ 颢颢被评为班级明星学生

孩子的稳步成长,也给了贺曼信心,让她对孩子的未来有了大胆设想。她说:“备考中职是我们逐梦米其林的第一步,我甚至期望能带颢颢去国外留学看看更大的世界。”

海亮融合教育,是贺曼一家梦开始的地方,希望颢颢的成长能给更多特需儿童和家长带去希望和力量。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