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秩序乱能找派出所民警解决吗?接到骗子的电话该向谁反映?现在,不管是社区还是交通,派出所的民警都能管!
今年1月,根据市公安局统一部署,各派出所全面实施了一线综合执法勤务,一些传统业务岗位的民警转变为集街面勤务、社区勤务、楼宇勤务等多项职能于一身的“全科警察”——责任区民警。黄浦公安分局南京东路派出所80后警花朱静怡就是这样一个“全科警察”的模范生。
工作职能的转变,让她在面对挑战之余又颇感兴奋,事情多了,但好些从前无从下手的“老大难”问题又可以迎刃而解了。朱静怡负责的辖区在长沙路上,那里的曹光彪小学和格致中学仅一墙之隔,每天上学和放学时间,长沙路上的停车位远远不能满足接送孩子的家长停车的需求;同时,接送两校学生的机动车和电瓶车拥堵在并不宽敞的长沙路上,通行效率低,容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有时还会有群众因为加塞、擦碰等发生口角。自从一线综合执法改革赋予了朱静怡处理交通业务的权利,她便立刻行动起来。在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派出所分管交通业务的领导后,朱静怡与校方进行协商,将长沙路一侧划定为上下学临时停车点,由校方向有需要的家长发放临时停车证,每日上午和下午固定时间段允许持证车辆在临时停车点停靠。同时,朱静怡在每日护校时间对长沙路的交通进行疏导,引导接送车辆到指定位置停放,遇到擦碰等简单交通事故可以运用警务移动终端当场处置,大大缓解了交通拥挤和混乱的现象。
社区勤务也是派出所责任区民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朱静怡所负责的定兴社区位于上海的“黄金”地段。国际饭店、新世界等著名地标,都囊括其中。但是,定兴社区多数还是老式里弄和沿街小商铺,1000多户居民中,流动人员占了较大的比例,给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警务流程再造后,社区工作发生了变化。作为一线综合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勤务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朱静怡责任区里的老式旧里比较有特点,马路两边的一间间商铺,楼上都是居民的居住房屋。从前,对这些商铺的管理是治安民警的工作范畴。现在,每周朱静怡都要对辖区沿街商铺进行消防检查,对不符合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要求商家立刻整改或进行处罚;发生消费纠纷等治安事件时,朱静怡也可以立刻介入调解或处置;同时朱静怡还要完成对沿街商铺的从业人员的登记检查,接手这一工作几个月的时间,朱静怡已经和辖区所有的商铺打成一片,每个号码对应的什么商铺、老板是谁、谁家换了员工……各项信息都如数家珍。
新冠肺炎疫情使许多沿街商铺都歇业了数月。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后,除每日配合居委筑牢社区内部的抗疫防线,朱静怡每天都要挨家挨户地去检查、指导沿街商铺落实防疫措施:一方面要了解店内员工是否从外地来沪,对返沪人员情况进行核查;另一方面,检查商铺是否做好每日消毒、通风,是否对进店消费的顾客进行了体温测量,消费者和店内员工是否全程佩戴口罩。为此,朱静怡还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把沿街商铺的老板都拉进了群里,一日三次的提醒他们应当完成的防疫措施。朱静怡“严防死守”的工作态度也打动了许多商铺店主,时间一长,不用朱静怡在群里催促,有些店家会主动报告当天已完成的防疫工作。
近年来,伴随着智慧公安建设,一些崭新的智能设备和手段为群众提供了更高效、优质的公共安全服务。定兴居委房屋结构陈旧、物防技防设备较落后,消防隐患突出,虽然朱静怡一年到头不间断排查实有人口、消防问题,经常上门走访独居老人,还是担忧对社区安全隐患的掌握不够及时。在对智慧公安工作进行了思考后,朱静怡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能将智慧安防运用到老旧社区,让民警和居委手中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实时更新,那么社区管理、安全防范工作就会更加有针对性,应对更及时。”
朱静怡是个急性子,有了想法就要去实践。她从小处着手,解决一直以来牵挂的独居老人安全问题。老人们居住的房屋楼道幽暗狭窄,上下楼非常不安全,许多独居老人长时间不外出,一旦在家摔倒或生病,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救助。朱静怡想,可以将老人在家中长久不活动作为一个指征,利用感应装置采集老人的行动数据,一旦在指定时间内没有采集到老人活动的数据,则视为老人可能发生危险,立刻由系统向居委或民警发出警示,第一时间派人到老人家中查看情况。这一想法得到了居委的支持,也获得了许多老人和家属的认可。
于是朱静怡联系了几家科技公司,了解到可以在老人家中安装“地毯”和“门磁”感应装置来实现她的设想,“地毯”采集老人的脚步移动,“门磁”记录老人的进出门情况。在经得受用人同意后,在社区进行了试点,并根据反馈和实际使用情况不断对系统进行调整。居民高奶奶今年90多岁了,据她的女儿反馈:“安装设备本来就是为了老太太的安全着想,她年纪大,耳朵背,平时怎么叫她都听不到,电话也不接。现在家里有了新设备,我们能时不时关心一下老太太的情况,出突发状况了会有社区人员立刻上门,我们做儿女的也放心多了!”
渐渐地,安装“地毯”、“门磁”的老人越来越多,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智能设备的好处,居家养老的心也就更安定了。居民们提到小朱警官都是赞不绝口,老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囡囡”。
其实,像朱静怡一样的“全科警察”故事还有很多,新的角色赋予了基层民警更多的工作思路和激情。今后,一线综合执法工作将会覆盖到更多领域,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基层公安民警一定会成为让群众更满意、更靠得住的“全能队伍”。
编辑:周雨婷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