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新虹街道爱博五村的上班族大军中,总能看到两个步履匆匆的老人身影。提起阮友祥和姚美娟夫妻俩,居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对平凡的夫妻,用日复一日的温暖行动,成为了社区孤老的“贴心儿女”,让“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在这里有了滚烫的温度。
一通电话唤来“及时雨”
“多亏了他们,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名受助的社区孤老每每说起,眼里总是泛着感动的泪花。端午节当天,老人难得吃了一整个糯米粽,当天下午便突发腹痛,蜷缩在床头无法动弹,用尽剩余力气勉强拨通了阮友祥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刚落,夫妻俩便火急火燎赶来,急忙将老人送往医院,挂号、缴费、陪诊……从白天忙到黑夜。自那以后,老人的定期复查成了夫妻俩心头的一件大事,他们主动承担起了接送任务,“您别操心,我们记着时间呢!”一句简单的承诺,化作了无数次风雨无阻的往返。
“孔阿姨,今朝日头晒,空调要开开伐?”上午9点,这份来自“老伙伴”志愿者的温暖问候,比闹钟还准时,敲响了爱博五村独居老人的家门。
:提醒按时服药、关注天气变化、帮忙预约生活服务(如买菜、修家电)。
附上社区电话的“为民服务卡”
像姚美娟这样的志愿者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老人唠家常、问需求,成了不少独居老人最惦记的声音。对听力不好的老人,居委特别定制了,“哪怕只是说两句话,也要让老人知道有人惦记着。”每天日常的关怀,是驱散孤独的暖阳。
阮友祥的朋友也曾问过他:“照顾老人费时费力,图啥呢?”但他总是摆摆手:“谁家都有老人,看到他们孤单,就想着搭把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行动——
这种善行像一粒火种,也渐渐点燃了邻里互助的薪火。
如今,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关爱社区高龄老人的行列中,社区里的“暖心故事”,正像即将到来的盛夏般万物生长。
一起搭把手
为深化社区为老服务,新虹街道聚焦
伍建设,搭建平台,让低龄老人发挥余热,为高龄、独居、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情感陪伴、应急联络等服务,,为基层老龄工作注入了鲜活的银发动能。
如果你也想温暖别人,成就自己
传播邻里互助的文明新风
欢迎您加入“老伙伴”志愿者!
编辑:殷鹏晖 审编:益审核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