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微更新丨为了争菜地,居民们以前吵得不可开交,如今花园连成了一片

 时间:2020-08-04 10:42:49来源:快资讯

浦东新区高桥镇潼港八村是一个近1700户的动迁小区。居民都是附近村庄征地时动迁过来的。许多居民种了一辈子地,对种地有着特别深的感情。住进小区后,一楼居民会在家前屋后见缝插针,“开荒”种菜,因此导致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矛盾不断。

家住22号楼的黄阿姨无意中改变了这一状况:她家不种菜,只种花。一些同样爱花的居民相处得很亲密。居民区得到启发,因势利导,引导居民种花,并向种花的居民提供花苗和篱笆。现在,小区里大多数一楼人家都有了自己的小花园,这些花园连成一片,小区变得非常美。

曾经:为争菜地,居民们时常吵架

居民区干部说,潼港八村建设时间比较早,1992年就开始入住了,而且老年人多,占小区居民总数的38%。“他们都是因为征地,才动迁到这个小区里来的。”居民区干部刘传菊说,当时,小区硬件设施不是很好。居民楼周围只有一道窄窄的绿化带,有些居民就在绿化带里面种菜。

一方面是有些居民对种地感情很深,另一方面是有些人除了种地,其他什么都不会。”

刘传菊说,这些居民想找点事情做,消遣消遣,首先想到的还是种地。没地种了,就在小区有限的绿化带上动脑筋。

于是,小区里的草皮被翻开了,原有的绿化被破坏了,引起大多数不种菜的居民的反感。楼下人家种菜,自给自足,楼上人家心里就不平了,公摊面积,凭什么给他家种菜?而且,绕着房屋“开垦”的菜地上,庄稼、青菜惹虫子,楼上的人家更不高兴了,就把垃圾和杂物从窗子里偷偷扔到一楼的菜地里。邻里争吵就不可避免了。

都住一楼,同样种菜的邻居,也会发生矛盾。

谁家的菜地多一点,谁家的庄稼种过界了,他们寸土不让,有时会爆发激烈的争吵。”

刘传菊说,那时候,他们居民区干部的日常工作中,有两件重要任务,一是调解居民矛盾,一是铲除绿化带上的菜地。

去的次数多了,居民们对我们居民区干部也不待见。种菜的都是老年人,我们要去铲他们的菜地,很困难。”

刘传菊说,要铲一块菜地,嘴皮磨破都很难凑效。而且,小区里种菜的还不是一家两家,居民区干部疲于奔波。这家的菜地铲掉了,那家的菜地又种起来了。这个月铲掉的菜地,下个月又悄悄种上了。

阻止居民种菜,居民区干部们不仅仅很难见到成效,而且还把他们跟那部分居民的关系弄得很紧张。

转机:切磋园艺,花友们关系很热络

家住小区22号的黄阿姨也热衷于在家前屋后“开荒”,不过她从来没有种过菜。黄阿姨说,菜值不了多少钱,她家人都喜欢养花。家前屋后的空间大,种出一座小花园比种菜有趣得多。

黄阿姨家的花园,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花卉品种,在小区“花园”里,都是数一数二的。门前的墙下,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栽。地上放不下去了,就放在架子上。绕着南墙,绿色植物郁郁葱葱。室内盆栽绿植,枝条也探出向阳的窗格子,伸展开来。

黄阿姨介绍说,这些架子,都是其他居民丢弃的,他们捡回来,做花架。连路边的矮篱笆,也是捡来的木材自己加工而成的。

小区的绿化志愿者黄先生说,黄阿姨家的绿植少说也有百来种。红花开完开黄花,一年到头,姹紫嫣红。

家住13号楼的李阿姨很羡慕黄阿姨家有这么好一座“私家花园”,主动上门“取经”,要一些花籽花苗,也回家种起来。没多久,她家的花园也初具规模。因为常常交流养花心得,李阿姨和黄阿姨关系处得很好。

因为花种得好,黄阿姨在小区里圈“粉”无数。黄阿姨告诉记者,她也希望大家多种花,把小区装扮得漂漂亮亮,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所以,只要有居民向她请教,她都会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还免费赠送一些花苗给邻居们。

我们也是在工作中了解到李阿姨向黄阿姨请教种花,还有黄阿姨带动其他居民种花的事,我们认识到这是解决小区居民种菜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刘传菊说,居民区干部立刻行动起来,发动一楼居民们种花,并向有意种花的居民免费提供一些花苗等。

刘传菊告诉记者,他们为此申请了社区自治项目资金,给居民发放苗木,购买篱笆。目前整个小区有110多家拥有了“花园”,还有40多家“花园”正在“打造”中。

如今:花园连片,小区面貌大改观

因为有黄阿姨和李阿姨等人的示范,加上居民区干部的引导,潼港八村居民养花,现在已经形成了风气。花园打理得好,会让居民觉得自己在小区里很有面子。

43号的李阿姨每天大部分空余时间,都在花园里劳动。她爱月季,家前屋后,都种上了。月季特娇气,爱上虫,不容易养活。

李阿姨说越是难养的花,她越要挑战。屋前屋后数百株月季,都是她扦插出来的:

他们说我这里弄得像个苗圃,其实我的月季苗不卖钱,不过可以免费送给别人一些。”

这位李阿姨说,养花不仅怡情,还可以健身。她在花园里劳动,其实是锻炼锻炼身体。她的妹妹住在同一个小区里,看见姐姐家的花园打理得很好,今年也开始种花了。

45号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也在窗前侍弄出一块花园来。面积虽小,但是他们做得很用心:上面搭了防晒网,园里装了紫外线灯。园主人黄先生笑着说,他是科学养花。

在小区中心广场北侧,有一户居民看见大家都在种花养草,而且小区的中心花园也建起来了,就主动拆除自家的违建,建起了一座漂亮的花园。

这些铺景观路的木板,都是从外面捡来的,废料利用。环境好了,蚊子苍蝇都没了,人也舒展多了。”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说。

刘传菊说,现在小区里主要交通要道两侧人家的小花园基本上连成了片。不仅小区的环境大改观,而且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和谐融洽了。

我们计划从社区自治项目资金里面拿出一笔钱来,在小区里开展花园评比活动,促进居民在园艺方面提高水平,在花园管理方面升级,让小区的环境更美好。”

居民区负责人说。

编辑:周雨婷 审编:GJL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