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老小区换了“新颜”上城新工社区是怎样“逆生长”的?

 时间:2020-06-02 19:56:45来源:浙报融媒体

改造后的社区大门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董旭明 摄

秋涛路和浙赣铁路之间,新工新村在这里矗立了30多年。最近半年多来,69岁的老居民陈社民发现,相伴数十年的老小区,在一点一滴“逆生长”。

作为住建部第一批改造试点案例,去年4月开始,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新工社区启动了老旧小区“微更新”改造项目。小到垃圾房,大到停车楼,在陈社民看来,小区变得“陌生”了,却也更加贴心了。

近日,记者从紫阳街道了解到,截至目前,新工新村5幢样板楼工程、“一环五区”主体框架及社区会客厅区域基础建设已经完工。等到6月底,新工社区将变身为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在居民眼前。

改造前的社区大门

从改造方案征集到工程节点验收

社区怎么改,居民有“话语权”

新工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居民楼153个单元,居民2700多户。

灰蒙蒙的墙体、杂草丛生的“绿道”、将绿化带夷为平地的乱停车、下雨天从污水管道里冒出来的臭味……回忆起过去二三十年的居住体验,陈社民和居民朱文娟的脑海里,总会出现这般不美好的场景。

这些问题,居民烦在心里,社区、街道干部也看在眼里。“社区人口居住密度大,居民活动空间小,配套设施陈旧缺损,停车矛盾突出,安全隐患严重,居民要求整治的呼声一直很强烈。”紫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4月,上城微更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出炉,新工社区被纳入首批改造试点。怎么改?不能全都由政府部门说了算,要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改造前的社区广场

紫阳街道未雨绸缪,实施方案一出炉便开启了走访入户。街道成立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并按网格片区安排工作组成员走访入户,告诉居民小区即将启动“微更新”,了解居民的改造意愿。

“街道全面动员党员干部到微更新工程一线,通过‘大脚掌’走访和‘大喇叭’宣传,做到居民走访一户不落、项目宣传一人不漏。”紫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组织居民议事会成员围绕微更新改造方案开展“专题议事”,开展“我为微更新献一策活动”,共回收有效居民意见回执2300余份,召开党员、居民代表意见恳谈会30余次。

“我提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缩减被汽车压坏的绿化带,清理灌木杂草,种植一批观赏性强的绿植,让家园变得小而精;另一个是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新工社区老龄化程度严重,有合适的地方养老,是大家的迫切需求。”陈社民说。

这样的建议,在一轮又一轮的深入调查和设计调整中跃然纸上。去年夏天,改造方案落定后,这场“微手术”开始“动刀”。

改造前的环小区道路

“微更新”改造将打破新工社区原各区块之间隔离分散的格局,拆除违建、破除围墙、空间腾挪、解除封闭,将原来分散的区块串联合并为一个整体小区。

在这个整体小区里,将设立时尚文创街、居住提升区、便民服务街、滨河休闲区、社区会客厅五大功能区,构建起“一环五区”功能格局。

既然是“民生福利”,居民的意见就要贯穿全程。社区纪委成立了“微更新”项目邻里自治组,邀请300余位居民代表加入工程监督组,参与“微更新”整治工作会议、设计方案制定修改、工程节点验收等全部环节。

改造后的休闲小广场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董旭明 摄

盘活周边资源,增加近400个车位

闲置厂房变身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

“给我半年,还你新颜”,新工社区的这句承诺,没有落空。

一棵松柏石雕,往前走几步,镂空的木制门廊辟出了一块遮阳小天地。从人车混流的通道,变成惬意的步行街,改造后的新工社区大门让人耳目一新。

“这里原先是门岗,汽车、电瓶车、行人混着进出。早高峰时,年轻人赶着上班,老人要送孩子上学,车水马龙,经常走都走不过,很闹心。”朱文娟回忆。

现在,生活节奏在这里变得慢了下来。汽车只能从社区东、西两个门出入,水果超市、蔬果实惠平价店、小吃店一字排开,还原了“老城南”的集市街巷。

沿着便民服务街往里走,是重新规划的休闲小广场。“老人们总说没有地方坐坐聊聊天,现在实现了。”陈社民说。

肖公桥遗址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赛洁 摄

距离休闲小广场不远,一座小石桥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在保留修缮肖公桥遗址的基础上,打造的肖(孝)公主题文化公园,保留历史文脉,留住乡愁。”新工社区党委书记张银科介绍。

正在建设中的露天篮球场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赛洁 摄

陈社民和朱文娟连连点赞的,是沿新工新村、秋江雅苑新建的主干道。这条毗邻铁路的主干道,串起了社区的环线,让车辆行人畅通无阻。道路两旁,立起了钢构玻璃建筑,未来将用作社区配套用房,露天篮球场也搬到了二层平台。

改造后的环小区道路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董旭明 摄

最让居民惊喜的,还是沿主干道开辟出来的停车位。“原先小区里只有126个停车位,大家为了停车,时常会吵架。”朱文娟说。小区通过重整资源,以及联合秋江雅苑小区共享停车楼资源,增加了近400个车位。

接下来,紫阳街道还会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在社区原有空地上建设立体停车楼,和玉皇山南停车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投资运营。

陈社民惦记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初显雏形。紫阳街道将闲置多年的太平巷15号1500余平方米的闲置厂房,打造成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一楼将设立老年食堂,二楼至四楼建造日托照料中心。”张银科说。

正在建设中的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赛洁 摄

除了“高颜值”,新工社区还要装上“智脑”。社区将探索开发小区“聪明管家”系统,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充电设施自动断电、照明设施智能感应、停车位智能导航、消防设施自动报警。

同时,打造物业“保安、保修”服务实时响应系统,物业对业主需求实时派单,业主对物业服务实时评价,自管会对物业实时监督。

小区变美,不能只是一时。新工社区党委正在谋划小区后续的治理工作。在街道“业联体”平台的基础上,社区积极将业联体理念和老旧小区的实际相结合,运用邻里值班室模式,推进小区的自治管理与服务。

编辑:周雨婷 审编:GJL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