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文化软实力 引领社区行稳致远

 时间:2020-01-02 23:01:12来源:封面新闻

本期走访: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白家场社区

12月25日,记者来到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白家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民情调解室,居民正与“知心姐姐”谈心,而这名极具亲和力的“调解员”正是白家场的社区书记何加佳。在这个“佳家知心屋”里,通过与书记亲切交流、深度剖析等方式,为群众化解矛盾,真正实现了“矛盾在屋里化解、和谐在社区传递”。

近年来,白家场社区在西航港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率先在全区开展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开展“五社联动”,并依托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资源,着力探索高校社区党建联动共建人文社区新机制,成功创建了“区级文明社区”“省卫生社区”“市级平安社区”“区级精品教育示范站”。

国学课堂

亲子活动

坚持“三建”联动

助力志愿服务多元化发展

“咱们社区高校资源丰富,着力于构建以社区为主体、辖区高校等单位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教育活动。”何加佳介绍道。此外,社区还坚持“外引内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营管理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志愿者们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极大调动了志愿者们的积极性,也实现了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

“我是从外地赶回来的居民,咱们社区的老友生日会办了两年了,热闹又温馨。”居民刘爷爷是四季度过生日的老人,这也是他第二次参加社区“老友生日会”。白家场社区通过文化共建为同一季度过生日的老年人们搭建沟通桥梁,大家聚在一起唠家常、忆往昔,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深化了人文社区建设。

老友生日会

据悉,白家场社区以建设“幸福白家场”为总体目标,紧扣社区发展治理这一主线,坚持“组织共建、服务共建、文化共建”联动机制,构建“一核引领、三维治理、三心融合”的治理新格局,逐步实现了“社区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

传承人文底蕴

打造文化品牌彰显社区品质

以文塑城,可传承历史文脉;以文化人,可激发文化创造;以文建馆,可助力社区发展治理。走进白家场社区的“百家岁月馆”,纪念勋章、留声机、缝纫机、粮票等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老物件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观看。何加佳介绍,白家场社区是双流区首个开设“乡愁记忆馆”的社区,这样一座独特的纪念馆,不仅撬动了党员群众的参与性,也能让大家铭记过往岁月,切实感受生活的变化。

始建于民国时期的杨家祠堂与邓家祠堂,沉淀着历久弥香的成都味道;与辖区内高校开展党建互联互动,形成了和谐、友善、互助的社区文化;免费开放社区阅览室,满足了广大群众不同的信息需求;走基层、访民情、送服务等系列活动,落实党员干部的学习和思想教育;评选“好儿媳”“好婆婆”“优秀志愿者”等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这些都是白家场社区围绕“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的发展愿景,创建人文的重要举措。

如今,白家场社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文社区形象已然呈现在居民们眼前。今后,社区还将继续盘活党建特色、结合高校资源、链接志愿团队、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参与热情,打造具有高品质的人文社区名片。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思佳 胡慧媛 社区供图

编辑:周雨婷 审编:GJL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