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学“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青年志愿团队在江苏省南通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新疆文化宣传交流活动,通过“线下宣讲+线上传播”相结合的新模式,生动展现新疆多元文化,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入了青春活力。
2025年7月13日,首场宣讲活动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文博中心举行。活动面向少年儿童群体,分年龄段开展文化宣讲,通过播放精美宣传片、展示民族服饰、介绍风土人情和美食文化等多种形式,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真实的新疆。现场互动热烈,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增强了对中华多元文化的直观感受和认同。
(青年志愿团队与孩子们合影)
活动分为两个班级进行宣讲,分别面向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宣讲过程中,团队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宣传视频,全方位展示了新疆的魅力。视频中,新疆广袤无垠的壮丽美景,如辽阔的草原、雄伟的雪山、广袤的沙漠,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绚丽多姿的新疆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彰显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热情奔放的新疆歌舞,节奏欢快、舞姿优美,传递出新疆人民的乐观与活力,不少孩子甚至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摇摆起来;令人垂涎欲滴的新疆美食,如烤羊肉串、馕饼、手抓饭等,勾起了孩子们的味蕾;实用的旅游攻略,也为孩子们种下了未来探索新疆的种子。
(成员宣讲新疆文化)
(成员宣讲新疆旅游攻略)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知识,团队还安排了有趣的互动环节。在互动中,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在宣讲结束后,团队向孩子们发放了宣传单。上面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孩子们对新疆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此次宣讲活动的反馈,以便后续优化类似活动。宣传单则进一步总结和强化了宣讲中的重点内容,方便孩子们后续回顾和家长们了解。
(宣传单正面)
(宣传单反面)
随后,团队走进启东市幸福二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走近大美新疆,共话多元文化”为主题,通过影像资料、实物展示和现场讲解,为社区居民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团队成员通过一幅幅摄影作品和一段段纪实视频,带领居民“云游”新疆。从雪山草原到沙漠绿洲,从喀什老城到现代乌鲁木齐,辽阔多元的地域风貌和朴实浓厚的人文情怀深深吸引了在场每一个人。讲解员生动讲述多民族共生共荣的故事,尤其重点介绍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与文化传承,展现新疆作为多民族文化交汇之地的独特魅力。
(成员宣讲新疆旅游圣地)
除线下活动外,团队还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成员利用赴新疆调研实践之机,拍摄制作了一系列展现那拉提草原、天山天池、喀什古城等著名景点风光的短视频。
(喀什古城)
(天山乔尔玛)
(赛里木湖)
并通过抖音平台发布。这些第一视角、真实生动的旅行vlog,有效提升了宣传感染力,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和点赞,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良好宣传效应。
(抖音真实vlog)
两地活动均获得参与群众和相关单位的高度评价。大家普遍认为,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不仅拓宽了群众对新疆文化的认知,也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有益探索。未来,青年志愿团队将继续以文化认同深化国家认同,让青少年在领略多元文化中厚植家国情怀;以交流互鉴促进心灵相通,搭建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彩虹桥;以青春智慧赋能文化创新,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注入时代活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文化浸润中绚丽绽放,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https://digi.china.com/articles/20250827/202508271721025.html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