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图
轻松扫码 科普一下
近段时间,一种名为“白发针”的疗法在社交平台上赚足了眼球,不少网友纷纷分享自己前往医院注射“白发针”治疗白发的经历。但是,这种治疗方式真的靠谱吗?
“白发针”效果因人而异
无论是脱发还是白发,都会因为影响颜值而引起人们格外重视。“白发针”的悄然流行,让许多人燃起了白发转黑的希望,认为只要打上一针,就能解决白发的烦恼。
据媒体报道,某些医院开展的“白发针”项目大多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采用穴位注射方式,每周注射一次,疗程约为半年。同时,医生还会联合中药口服、低能量激光等多种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皮肤科主任徐楠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尚无权威医学证据表明,通过这种疗法能够根治或显著改善白发。”
“白发针”的核心成分是腺苷钴胺,它属于甲钴胺(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徐楠介绍,头发呈现黑色的关键在于色素生成与沉积,而维生素B12虽会参与到色素形成的生理过程中,却并非构成色素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它对色素再生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且这种作用强度相对有限。“因此,从理论层面而言,用这类所谓的‘白发针’改善白发问题有一定逻辑依据,但实际效果会因个体差异(如白发成因、毛囊健康状况、体质等)而有所不同,最终能达到的改善效果也未必理想。”
“由白转黑”先明确白发类型
徐楠介绍,治疗白发本身是比较困难的,首要前提是明确白发类型——需先区分生理性白发与病理性白发,再针对性判断应对方向。
若是老年阶段自然出现的白发,或是由家族遗传基因导致的早生白发,其干预意义有限,现有手段难以逆转其本质进程。若属于病理性白发,比如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紊乱、营养代谢障碍等疾病引发的毛发色素异常,核心应对思路并非直接“治白发”,而是先针对诱发白发的原发病症进行规范治疗。“当基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身体机能逐步恢复后,白发问题通常会随之得到相应改善。”徐楠说。
而对于因不良生活习惯或情绪状态引发的白发,如长期熬夜导致的内分泌失调、过度节食减肥或挑食造成的营养失衡、长期焦虑抑郁引发的代谢紊乱等,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疏导情绪压力,并配合针对性的营养补充或调理手段,为头发健康创造良好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白发状况。
http://www.kepu.gov.cn/news/2025-09/12/content_399728.html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