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程强:走好新时代社会工作“赶考之路”

 时间:2025-08-06 11:00:28来源:金台资讯

编者按:

福建省各级社会工作部门成立一年多来,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由中共福建省委主管主办的《海峡通讯》杂志以“走好新时代社会工作‘赶考之路’”为题,对福建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程强进行了专访。

夯基垒台起好步

《海峡通讯》记者:省、市、县三级社会工作部门成立一年多来,在开局破题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程强: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决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在省市县级党委组建社会工作部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部署,对社会工作领域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去年11月,党中央首次召开社会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去年12月,省委召开社会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周祖翼出席并讲话,省长赵龙主持。会议强调要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福建辨识度的社会工作品牌,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委分管领导精心谋划、全面部署。全省社会工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坚持边组建、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奋力推动社会工作实现良好开局起步。

一是学思想,明方向。全省社会工作部门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校准方向。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部务会会议、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研讨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持续深学细悟笃行,融会贯通落实,推动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建立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机制,完善“全面学习领会、建立清单台账、推动协同落实、强化跟踪督导、深化成果运用”等闭环制度。

二是建机制,聚合力。去年1月26日,省委社会工作部正式成立,去年6月底,省、市、县三级社会工作部门均顺利组建并全面履职。我们着力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省、市、县三级不断健全优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两新”工委、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推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享有、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成立福建社会工作智库联盟,与福州大学、省委党校、中国人民大学福州研究院等9所高校院所合作,集聚合力做好政策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

三是严作风,强队伍。作为新组建部门,我们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初始即严、一严到底,深入推进政治立部、制度建部、学习强部、从严治部、作风兴部。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抓细抓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通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体验外卖骑手工作等方式搞好开门教育,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各地城乡社区、行业协会、新兴领域、志愿组织摸实情听真言。举办全省社会工作部长培训班等系列培训,提升履职能力。聚焦当好“三个表率”,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锻造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心系群众、服务社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守正创新勇担当

《海峡通讯》记者:在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方面,福建省有哪些创新举措、实践成效?

程强:省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我们坚持以系统观念谋篇布局,以改革思维守正创新,全面铺开各项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志愿服务、信访法治化、信访工作融入社会工作等做法分别在中央社会工作会议、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现场会、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一是聚焦重中之重,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提质增效。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提出,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是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深入实施新兴领域思想领航、强基固本、党建赋能、暖心聚新、机制保障“五大工程”,优化“两新”工委工作机制,构建党委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行业管理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社区(园区)属地管理的工作格局。举办全省“两企三新”党建工作骨干及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示范带动各地举办党务工作者、企业出资人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4.3万人次。按照整园、整楼、整线(行业)方式推进优化“两企三新”党组织设置。持续开展党建强企“联合行动”,会同省直机关工委推动105家以科技创新型为主的民营企业党组织与61家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联学联建,助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动态梳理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基本情况,按照“一会一档”模式推进相关数据库建设。研究省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业管理部门对应关系确认方案。厦门市、宁德市、晋江市和福建省登山协会、漳州市家居商会、福鼎市茶叶协会被确定为中社部行业协会商会联系点。全省“三有”(有固定经营场所、有10名以上员工、有生产经营活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91.2%、87.1%,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我们会同省委组织部研究制定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20条具体措施,研究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工作机制、挂牌和证明事项的若干措施(试行)》,全省截至2024年底,清理村(社区)各类不规范挂牌18.7万块(其中外部标识牌2.8万块)。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纳入党校系统教学体系。探索实践“党建引领近邻服务”模式,聚焦“一老一小一新”,打造“15分钟近邻服务圈”。全省建立7个中社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100个省级联系点。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招募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

三是坚持用心用情,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更加有力。社会工作面对群众广泛、联系群众密切、服务群众直接。我们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推动省市县领导常态化到基层一线接访下访。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制,发挥“领导留言板”、“12345”热线等作用,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和行业协会商会观察点等平台,打造嵌入式人民建议征集站(点),拓宽工作覆盖面。出台《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工作措施》,配套制定《新时代“八闽志愿行”志愿服务八大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社工主题宣传周、首届社工实务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实施闽宁协作社工服务机构“牵手计划”。探索闽台社工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模式,开展闽台志愿服务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全省注册志愿者822万人,服务时长超2.1亿小时;社工专业人才总量10.9万人,持证社工近7万人,高级社工师数量居全国前列。

凝心聚力善作为

《海峡通讯》记者:社会工作部门成立以来,福建各地形成了哪些好的机制和做法?

程强:全省各地社会工作部门积极打破思维惯性、摆脱路径依赖,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打造符合地区实际的特色举措做法。

福州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路径,以新时代“堡垒工程”为抓手,通过建立“协调机制+组织体系”的覆盖模式,围绕“一链条一特色一品牌”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

厦门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近邻模式”,全面推行社区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城中村等特殊区域治理工作,形成党委统揽协调各方、政府激活沉睡资源、市场推动资源进村、社会增进多方融合、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共建共治共享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共同体。

漳州出台关心关爱网约车司机群体若干措施,在主城区打造16处暖“新”食堂、开办3期新就业群体子女公益暑托班,推出“9.9元优惠用餐”“免费带娃”等具体举措,让暖“新”关怀融入新就业群体三餐四季。

泉州坚持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实施“泉会善为”行动,探索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融入基层治理,汇聚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志愿活动,惠及群众2万多人次。

三明打造多元友好场景,服务新就业群体。线下线上建成160个友好场景,形成“15分钟暖‘新’服务圈”,实现休息、充电、就餐等基础服务全覆盖。

莆田通过“全市一张图”平台开发减负专题模块场景,进一步规范莆田市村级组织事务运行管理,确保村级事务公开透明、高效有序运行。

南平深挖朱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富矿,坚持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用好“吃茶话事”、村规民约、人民建议征集、友好场景建设等多元载体,推动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富有文化底蕴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龙岩推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以“亲情积分”“共富积分”等激发志愿服务热情,串联社会资源关爱特殊群体,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宁德健全领导干部公开接访、重点问题带案下访、上下联动入户走访、畅通渠道线上接访“四访”机制,针对“案结事未了”信访事项,开展释法明理、政策解读、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实现“事心双解”。

平潭探索群众议事厅、网络议事群、板凳议事会、台胞交流坊等基层好做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助力两岸共同家园建设。

奋勇争先再出发

《海峡通讯》记者:接下来,福建将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会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实践贡献更多社会工作力量?

程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增强全局观念、拉高工作标杆、强化守正创新,用改革的精神抓实抓细各项任务,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在深化拓展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中彰显新作为。持续深化新兴领域党建“五大工程”,教育引导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和群体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持续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实现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同步推进,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同向发力。着力推进友好场景建设,坚持“一场景一策略”,因地制宜完善社区、园区、楼宇、商圈等不同场景服务网络。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行业管理部门主动履职,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更好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二是着力在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中实现新进展。谋划开展村(居)委会组织法宣贯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启动福建省配套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深化拓展“党建引领近邻服务”模式,聚焦“一老一小一新”,深化多维度、延展性、近邻式民生服务供给机制。持续推进落实福建省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措施,巩固拓展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成果,稳步健全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让基层有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三是着力在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中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统筹指导。扎实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持续拓展民事民议的征集渠道。落实好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和福建省工作措施,进一步擦亮新时代“八闽志愿行”品牌。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贴心服务。

四是着力在持续锻造社会工作过硬队伍中展示新气象。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着力提升社会工作干部理论素养、政策水平、业务素质,以扎实作风和过硬能力展现社会工作部门良好形象。深化宣传教育,用好福建社会工作智库联盟,推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努力为福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涂传博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