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薪火相传 十年益心同行 ——记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成立10周年

 时间:2025-07-30 17:03:44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将隆重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并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恰逢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也迎来了成立10周年。十年来,基金会始终坚持服务人民宗旨,以党建引领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在“白求恩精神”指引下,薪火相传、益心同行,在医疗健康公益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传承红色文化

十年前,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由白求恩战友及后代、白求恩学子和白求恩精神传承人共同发起成立,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为 4A 级慈善组织。

自成立以来,基金会以“人道、健康、责任、传承”为宗旨,以“弘扬白求恩精神,构建医疗健康公益平台”为使命,将基金会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白求恩精神是伟大抗战精神和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金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红色文化底蕴。基金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业务发展相统一,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写入章程,并在重大事项决策和重要业务活动中切实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基金会不仅成立了党支部,更被上级党组织任命为北京市扶贫济困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书记单位。通过扎实开展丰富的党团建活动及专题教育,有效带动全体从业人员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

【白求恩·爱相“髓”公益项目在延安革命老区进行爱心义诊】

在实践中,基金会成功打造了“白求恩精神+党建”特色品牌。党支部多次获得上级党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白求恩精神+党建”引领基金会高质量发展》公益实践案例更在第二届全国社会工作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获得二等奖。依托这一品牌,党支部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医疗帮扶”项目,深入福建龙岩、江西吉安、陕西延安、广西百色以及吉林通化等革命老区,组织专家开展爱心义诊活动,并组织带教查房、科室交流和赋能培训等系列公益项目,有效提升了革命老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这种以精神为内核的党建模式,也为基金会深耕公益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党建引领和白求恩精神的双重激励下,基金会实现了健康规范发展,党建工作成效和公益项目,获得了各级党政机关的多项荣誉表彰,切实彰显了健康领域基金会的使命担当与时代价值。

深耕公益事业

“基金会成立10年来,一直围绕国家战略,聚焦于医疗健康领域,在慈善事业上持续深耕,公益规模不断拓展。”基金会理事长孙志伟近日受访时说。

截至2024年底,基金会累计投入捐赠善款及物资价值规模超30亿元人民币,足迹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年来,项目团队行程数十万公里,组织开展医生培训和患者教育活动上万场,汇聚全国千余家医院近万名医学专家参与公益事业,累计帮扶基层医生近10万人次,受益人群超5000万人次。通过持续深耕,基金会已逐步构建起涵盖社会公益、公益捐助、健康促进、医生教育、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六大领域的公益项目生态体系。

基金会自成立起便以弘扬白求恩精神、搭建医疗健康公益平台为使命,始终围绕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开展工作,在肿瘤、心血管等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重点疾病领域,以及眼科等特色学科,构建起完善的公益项目矩阵。

\

【“白求恩·眼底慢病双规范”项目之“振兴基层,健康光明行”义诊筛查及基层赋能指导会】

比如,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从“光明中心”诊疗网络建设,到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服务提升,再到“早筛-优治-慢管”质控体系下沉,基金会构建了覆盖眼底病全流程管理的公益项目体系。基金会秘书长樊燕荣表示,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的“致盲性眼底病慢病管理平台”,系统提升了基层医院诊疗、管理和科研能力,既造福患者,也推动了眼科学科的发展。

\

【面向乡村医生的“天使工程项目天使赋能培训”】

此外,基金会还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在乡村振兴、健康扶贫等重点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清涧县、积石山县、洛宁县、汝阳县等1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天使工程天使赋能项目”,累计培训乡村医生2000余人次。2023年,基金会资助密云区河南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改扩建,新增药品百余种,有效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就医条件,提升了药品可及性。

十年间,基金会深耕医疗健康领域,通过开展多学科公益项目,既造福广大患者,又助力基层医疗能力提升和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坚实力量。

强化内部治理

公益事业需要情怀驱动,精神引领,更需要制度保障。孙志伟理事长强调,“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业务发展并重,文化建设与专业队伍建设并重,通过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实现基金会的规范化、长效化发展。”

传承和弘扬白求恩精神是基金会的核心使命,这既赋予了机构独特的精神内涵,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广大民众和医务工作者对白求恩精神的敬仰,使得‘白求恩’命名的基金会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正因如此,基金会始终把完善内部治理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发挥最大价值。

\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

在公益实践中,基金会自成立伊始便建立了以理事会为决策机构的法人治理架构,形成了“理事会决策、秘书处执行、监事会监督”的规范化运作机制。其中,理事会在战略规划、资源统筹、重大决策和专业指导等方面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秘书处作为执行机构,在落实理事会决议的同时,注重团队建设和文化传承,持续弘扬白求恩精神;监事会则独立履行监督职能,确保各项工作合规开展。

同时,基金会构建了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现有《财务管理制度》《公益项目管理制度》等40余项规章制度,并建立了严格的内控流程和监督机制。通过OA系统实现运营管理数字化,在基金会中心网透明指数(FTI)评估中表现优异,同时持续推动数据决策和专业决策升级。在合规建设方面,通过培育合规文化、升级内控标准、引入专业法务团队等措施,构建了全流程合规管理体系。

“经过多年积累,我们已形成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势,在公益领域具有独特的辨识度和影响力。通过制度将白求恩精神转化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情怀制度化’与‘制度人性化’的融合,既保持了公益初心,又确保了可持续发展。”樊燕荣说。

打造“百年老店”

《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公益慈善捐赠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0.2%,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这也意味着中国公益事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医疗健康基金会在健康公益发展的功能定位、专业能力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增加对健康公益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眼明心安公益项目为西藏儿童进行眼健康筛查】

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基金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重大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2022年5月,基金会针对西藏儿童视力问题启动“眼明心安—西藏儿童盲及低视力诊疗能力提升项目”,探索出适合西藏特点的儿童眼病筛查、防治与诊疗一体化公益模式。以此为基础,基金会正在聚焦诸如儿童肥胖、营养不良、近视,以及心理健康、脊柱健康、口腔健康等儿童青少年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儿童青少年健康工程”品牌项目,通过数智化手段构建县域健康社会服务体系,切实筑牢儿童健康防线。

同时,基金会充分发挥白求恩国际品牌优势,开展“国际肺癌诊疗发展交流项目”,邀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医疗团队来华交流,促进全球医疗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深知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基金会必须持续强化内部治理和文化建设,更要在参与国家重大任务上、在品牌塑造上进一步发力和深耕。”孙志伟说。

为此,基金会在持续巩固内部治理成效的同时,将着重在日常运营中创新公益模式,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义诊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并积极探索政社合作、共建式慈善等新模式。在品牌建设方面,深化白求恩精神内涵,加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建设,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品牌,为建设良好公益生态、满足社会对健康公益的多元化需求做出应有的努力。

\

【基金会全体人员合影】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推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医疗健康是民生核心,既是“十四五”民生保障重点,也是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为公益力量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们将以基金会成立10周年为新起点,坚持公益初心,紧扣时代需要,持续丰富新时代白求恩精神内涵,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公益实践高质量发展,以专业高效的公益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建业务融合,提高公益队伍专业素养,努力将基金会打造成为“百年老店”,为我国公益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孙志伟说。(完)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