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画笔传温情 公益润童心”书画家用艺术为困境学子点亮心灯

 时间:2025-08-05 08:42:43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八月的风裹着蝉鸣钻进东阳横店镇社团南苑的“叶小强书画培训”教室,宣纸上的墨痕还未干透,松烟墨的清苦混着新磨的桐油香在空气里洇开。10岁的小宇捏着铅笔的手微微发颤,正盯着田字本上歪扭的横画发呆。叶小强老师俯下身,指节微屈托住孩子的手腕,像护着一株刚抽芽的嫩竹:“起笔要藏锋,就像小树苗扎根——慢慢来,稳当了,字才有底气。”

这一幕,是叶老师近日日常的注脚。刚结束“东阳邻里·2025公益暑托班”的硬笔书法课,他又埋首整理困境学生的公益培训材料。这位师从孙韬成、阿万提等大家的书画家,现任浙江江南名家书画院院长,此刻褪去了课堂上的严谨,眼里只有对孩子的温柔:“艺术不该是象牙塔里的独舞,更该是照进现实的光。”

从专业到温度:用画笔架起的“公益桥”

科班出身的叶小强,履历写满“专业”二字——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浙江教育书画协会理事、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书画院院长……但在他心中,“艺术的价值,在于让更多人触摸美”。

近年来,他发起的“叶小强书画培训”公益计划,正将这份初心化作具体行动:针对东阳市内确有艺术天赋的困境学生,全额免除国画、素描、书法等全课程费用(仅需自行承担接送);为公益小天使、“与爱同行”的会员提供少儿/成人书画课立减200-500元的长期优惠。“优惠不叠加,但希望覆盖更多孩子。”他说,语气里带着朴素的执着。

一年半的“家人”:比“教画”更重要的是“育人”

这份承诺,叶小强已用行动践行了千百次。

“与爱同行”公益组织负责人至今记得那个叫小柔(化名)的女孩。四年前,得知困境生小柔平时特期望画画,叶小强随即伸出了援手——不仅免去她所有课程费用,更让她在自己家中与女儿同吃喝、同学习、同玩耍。“叶老师比家长还细致,握笔姿势要纠正几十遍,构图时连纸张角度都要反复调整;孩子馋红烧肉,师母就变着法儿做;后来升学没时间学画,叶老师还总念叨‘啥时候再来画朵荷花’。”如今的小柔,已能独立完成水墨荷花图,还在学校比赛中捧回奖状。

“公益不是作秀,是把孩子当家人。”叶小强坦言,自己常利用调课时间为困境生加课,“艺术能让孩子静下来、有自信——这是用钱买不到的成长。”

暑托班的“心灵课”:从“写好字”到“做好人”

“东阳邻里·公益暑托班”课堂上,面对新就业群体子女、双职工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叶小强的硬笔书法课成了“成长课”。“坐姿要像松树,头正肩平背直;握笔别太用力,手指离笔尖一寸远……”他逐个纠正孩子的姿势,又从最基础的点、横、撇、捺讲起,“看这个‘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就像你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要懂得互助。”

小锋是双职工子女,平时由奶奶照顾,很少接触书法。课后他举着写满“人”“大”“天”的练习本,眼睛亮晶晶的:“叶老师的课好玩,我回家要给奶奶写‘福’字!”这样的反馈,让叶小强更有动力——他不仅教技法,更希望用书画传递温暖:“笔墨是工具,育人才是根本。”

“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下午五点,暑托班的孩子们陆续离开,叶小强的手机又响起。“是位环卫工妈妈,想给孩子报名困境生课程。”他边接电话边翻出桌上的便签——那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困境学生的名字、家庭情况和课程进度,“材料明天就核对,优惠一定落实。”

谈及未来,他的语气坚定如墨:“今天下午我还和志愿者说,支持公益的优惠方案,会一直持续下去。”

从三尺讲台到公益一线,从职业画家到“孩子王”,叶小强的画笔勾勒出的,不仅是山水花鸟的灵动,更是人间大爱的温度。正如他常说的:“艺术的价值,在于让更多人看见美、感受美;而我的价值,在于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触摸美、创造美。”

此刻,夕阳透过窗户斜照进来,落在那些歪歪扭扭的“人”字、“大”字上,也落在叶小强微弯的眼角。墨香仍在空气中流淌,而那些被艺术点亮的童心,正像初绽的花苞,等待着在未来的岁月里,绽放出更加温暖的光。

公益记录者:黄红霞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