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志联助残组开展“八一”建军节关爱活动
军民鱼水情深,共谱关爱新篇章。7月27日上午,在第98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在深圳市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指导下,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区志联”)助残组携手爱心企业举办的“共筑军民融合,关爱特殊群体”主题活动,在位于中山公园内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四楼温情启幕。活动以“军民同心,爱心接力”为理念,通过参观学习、分享交流、文艺表演、物资捐赠等形式,为退伍军人和特殊群体送去关爱与温暖,同时搭建起军民融合与公益助残的联动桥梁。爱心企业代表、志愿者、退伍军人和特殊群体亲子家庭在内的80余人,参加了本次的公益活动。
红色足迹葆初心,历史回响励前行。活动在助残组理事简单而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开始。随后,区志联理事与监事们亲自带队,在文化组5名优秀讲解员的带领下分组出发,开展“探索城市文化,了解中山公园和南头古城”的参观活动,分别参观了中山公园解放内伶仃纪念碑、聚英草坪及南头古城新安县衙、报德祠、古城同源馆等红色地标,深入了解南头古城这个拥有近1700年郡县变迁史,在2019年完成升级改造后成为深圳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在解放内伶仃纪念碑前,退伍军人们重温峥嵘岁月、红色足迹,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特殊群体家庭的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声情并茂的讲述中,触摸深圳这个从边陲小镇的小渔村,跨越式成长为创新之都的历史脉络。“每一块石碑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每一步行走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区志联理事王女士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沉浸式的红色教育,筑牢军民爱国情怀,让拥军爱民的优秀革命传统文化在行走中传承和发扬光大。
心声共话鱼水情,残健共融向未来。参观环节结束后,一场感人至深的交流分享会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四楼大厅进行。退伍军人代表王先生紧握拳头,激动地说:“退伍不褪色!只要国家需要,我们随时能再上‘战场’!”他朴实有力的话语引发全场热烈的掌声;特殊群体少年小宇(化名)则用稚嫩的声音说道:“今天我认识了保护我们的英雄,等我长大了,也要去帮助别人!”孩子眼中的光芒与退伍军人坚毅的眼神交汇,展现出一幅军民互助、残健共融的温暖画面。
轻歌曼舞颂祖国,爱心物资暖人心。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环节,将活动引向高潮,全体人员起立,高唱国歌,充满激情的嘹亮歌声响彻整个活动大厅。退伍军人们即兴组成“老兵乐队”,用各种乐器奏响并共唱《打靶归来》,激昂的旋律点燃全场热情;特殊群体的孩子以手语舞《福气要来到》传递着感恩之情;志愿者们用《听我说谢谢你》的温情手语表演,表达着对爱心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关爱之情,致敬引领社会向善向上的新风尚。活动在定格开心大合照后,区志联几位理事与监事分别为参与本次主题活动的15名退伍军人、15户特殊群体家庭、5名助残组长期帮扶对象送上大米、食用油、纸巾等爱心物资。接过物资的独居退伍老兵陈伯伯眼眶湿润,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一直关心惦记着我们,感谢志愿者朋友们,这份心意比啥都重!”
长效帮扶显担当,志愿精神永传递。“助残服务不是一次性活动是持续性的关爱,更是对爱与担当的承诺。”助残组组长欧阳美红表示,助残组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关爱走访、慰问帮扶计划,感召和联动更多爱心力量为特殊群体提供心理关爱、技能培训等精准助残服务,目前已有5家爱心企业意向加入到“助残公益联盟”爱心行动中来,后续将陆续推出就业帮扶、文化融合等系列公益项目活动;也将以“建军节”为契机,常态化开展军民共建的助残志愿服务,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爱心之城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本次“共筑军民融合,关爱特殊群体”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整合社会爱心资源,探索“军民融合+公益助残”的新模式,既彰显了爱心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的担当,又厚植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深厚底蕴,为特殊群体搭建起一个更广阔的关爱平台。也希望能够感召和联合更多社会力量,开展多样化的关爱活动,让特殊群体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谱写新时代志愿服务新篇章。
公益记录者:叶丽芬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