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学生走访红树林宣教中心:像捍卫生命般保护红树林

 时间:2017-08-27 11:58:49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中国公益新闻网湛江8月27日电(通讯员罗杏茹)为调研湛江市海洋环境保护区的生态情况,2017年8月11日,广东海洋大学海科小队来到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首站——广东省湛江市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亲临红树林的世界,接触真实的红树林,采访科研宣教科张苇科长,探讨红树林的保护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参观红树林宣教中心,更深刻认识红树林

早晨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湛江独特的湿热气息,阳光还没有完全毒辣,团队成员已抵达湛江市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映入每位成员眼帘的是蓊蓊郁郁的一片红树林:低矮的树木灌林匍匐在海上,宛如一张绿色之网。潮水刚刚退下,碧波微漾,蓝天澄澈,与红树林相映成趣。

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李茂海 摄

事先,团队成员已与红树林相关负责人林广旋老师取得联系。为了更深入了解红树林相关事宜,团队成员前往拜访位于保护区范围内的湛江红树林宣教中心,受到科研宣教科张苇科长的热情款待。

湛江红树林宣教中心坐落在红树林附近,保护区的LED灯屏循环播放着习近平主席曾说过的一句话,“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保护区对民众的呼吁,也是保护区管理局十年如一日践行的宗旨。

红树林宣教中心一楼展厅四面的墙壁都粘贴着红树林的近景照。宣传板上对不同的红树林树木作出了详细介绍,队员们认真地逐一阅读,进一步了解了红树林。据图文介绍,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其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

湛江红树林宣教中心一楼展厅 李茂海 摄

科研宣教科张苇科长与湛江红树林也颇有渊源。2002年,荷兰捐赠了500万美金在红树林保护项目,当时需要招揽专业知识过硬和外语好的人才,张苇科长就成为了其中一个。

“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5年。”张苇科长身着朴素,言辞真切。她一边带领我们团队参观宣教中心,一边为我们进行讲解。张苇科长在这里度过了15年,是她陪伴着红树林的成长,也是红树林鼓励着她奋斗。在这工作期间,她并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去,而是她放不下这2000多公顷的红树林,珍惜并且热爱这片蓊郁的“海上之森”。

象征中国荷兰友谊的友谊园 李茂海 摄

国家重视,是张苇科长坚守岗位的力量源泉

张苇科长曾多次地带领国家领导人参观并向他们介绍红树林的保护工作,倍受肯定,“你做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值得坚持的”,胡锦涛同志对张苇科长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这让她备受鼓舞。国家对红树林保护事业的支持增强了她的工作信心,来自领导的肯定鼓舞了她的工作志气,而自身努力取得的成功更是坚定了她的工作信念

当政府工程与保护区相冲突时,国家坚定地站在保护区这边,捍卫保护区。以东雷高速的修建为例,其修建的范围原计划经过保护区。受到保护区坚决反对,保护区便走程序上报国务院,最后得到的答复是坚决不批准为修建工程而破坏红树林。最终工程的修建只得花多两亿绕开保护区。这体现了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视和明确表明国家对环保问题的立场。这些经历都使得张苇科长更加坚定了从事环保工作的信念,并愿意用接下来的第二个15年,第三个15年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继续奉献在自己在这份她所热爱的事业当中。

发展红树林,任重而道远

张苇科长提到,保护区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并且与全国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交流和科研项目评审,相互给出意见和建议。他们还会通过邀请新闻媒体和派发宣传小册子来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

尽管如此,在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中,保护区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不少居民对红树林的保护意识薄弱,因此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类群众,保护区会采取教育为主的方式。但对于恶意伤害红树林的行为,保护区是坚决制止的,并采取立案、上报等方式进行解决。

除去人为伤害,自然伤害同样具有摧毁力。

首先是虫害严重,由于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从秋天开始红树林就会出现虫害,这使红树林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在2015年“彩虹”台风的撕裂下,已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红树林显得尤为脆弱,当时死去的红树林数量极多。

此外,还存在资金方面、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张苇科长对此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任何企业和事业单位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资金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问题总有克服解决的办法。“我们要在有限的资金上做最有效率的事。”张苇科长笑着说。

团队成员与科研宣教科张苇科长合照李茂海 摄

虽然保护工作艰难困苦,发展之路曲折不平,但是这一片蓊郁的“海上之森”承载着我们的希望。此次参观走访结束以后,团队成员对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前景都充满信心。

一位成员有感而发:“红树林能在海里生活,是因为它可以过滤掉海水中大量的盐分。那么我们,也一定能过滤掉保护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捍卫我们的红树林”。

编辑:gch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