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 在郑州航空港区团工委的号召下,46岁的单莹珮加入了航空港区青年志愿服务队,虽然这个“青年”已经超龄,但在志愿者服务队里,他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年轻的志愿者们向他传递快乐和爱心的同时,他也收获着自己的快乐与信念,并且愿意让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单莹珮在航空港区物业协会工作,受疫情影响,协会的很多培训工作被迫延后,所以就利用工作之余,投身到志愿者服务队这个大家庭。单莹珮说,他以前从没有做过志愿者,自从加入郑州航空港区团工委组建的航空港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微信群后,才知道有很多志愿者为了疫情早日结束,默默的付出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每天航空港区团工委书记孔凡彪都会在微信群里分享志愿者工作的照片,从每张志愿者脸上都可以看到激情、热心和奉献精神。”
单莹珮第一次做志愿者是8月8日航空港区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为万科魅力之城一期核酸检测点提供志愿服务,工作内容是组织业主有序检测,一起参与志愿活动的有十几位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社区和单位,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十一点,九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单莹珮一共在小区里走了近十公里的路程,配合办事处及工作人员,保质保量的完成当天的检测工作。
从8月9日至8月19日的,单莹珮在航空港区高速收费站卡点做志愿服务,11天时间一共参加了9次志愿服务,”有两次不是我没时间,而是志愿者群里的其他志愿者瞬间将名额报满,没有抢到报名资格。”每天晚上的志愿时间是19点至22点共3个小时,参加两次志愿活动后,单莹珮发现18点到19点这个时间段没有志愿者,而这个时间正是下班高峰期,通过卡点的车辆特别多,卡点的工作人员每次忙的连送来的盒饭都顾不上吃,都是等19点志愿者到了以后才吃晚饭,那时候饭菜已经凉了,卡点的工作人员才草草的吃上几口,便又开始了忙碌的核查、劝返工作,看到这种境况,他就提前到岗,每天18点左右就到卡点,每次志愿服务4小时,这样就能多替卡点的工作人员分担一些工作,也让他们多一点时间吃饭和休息。
在航空港区高速收费站卡点,志愿者的工作就是配合卡点工作人员一起核查每位司乘人员的核酸检测证明、离郑证明、身份证及健康码,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或人员进行劝返,高温、尾气、细菌就是每位卡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需要天天面对的。有些卡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就会出现中暑的迹象,卡点配备有医务人员和急救药品,工作人员稍事休息,又开始了核查工作。
父子并肩战“疫”
单莹珮的儿子单嘉豪今年已经19岁,在他的影响下,儿子也在居住的小区里开始做志愿者。虽然只是核查健康码、测体温这种简单的工作,但单莹珮相信,通过志愿活动可以丰富孩子的个人阅历,同时也会让孩子明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明白社会服务的意义。
单莹珮说,作为一名志愿者,明白自己做的都是无偿义务活动,个人价值不能只用金钱来衡量,志愿服务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如果有时间、有能力,一定会把志愿者这份责任坚持下去,并把这种精神传递出去!(李媛媛)
编辑:徐建华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