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志愿服务、在线教学——疫情之下我们在武汉“各司其职”

 时间:2020-04-02 21:19:33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记者邢斯嘉 马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当下,不少长期工作、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专家、学者选择留在中国,他们在用各自的方式为中国的全民战疫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今天,我们把目光转向武汉,疫情期间,武汉至少有两万多名志愿者参与抗疫服务,他们战斗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点;他们奋斗在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工地;他们坚守在物资保供、社区防控一线……而这群人中也不乏“洋面孔”,他们坚定地留在了武汉,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中国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他们也密切关注着全球的疫情发展,他们对于抗击疫情有着哪些切身的感悟和思考?

“我叫弗雷德,来自法国里昂。当时疫情渐渐进入紧急状态,我的一个朋友在寻找有车的志愿者运送一些物资,比如食物、饭菜、消毒水、医疗物资、药品、防护服等,我想我有车,身体健康,而且我曾有过5年的军旅生涯,我可以克服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我也有处理比较紧急、复杂和危险情况的经验。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带给别人一些‘雪中送炭’的帮助。”弗雷德说。

2004年,弗雷德认识了彼时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妻子。2007年,两人结婚。2012年底,弗雷德随妻子、孩子来到武汉居住,成为了武汉的“法国女婿”。在武汉理工大学,弗雷德成为了一名法语老师。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弗雷德加入了刚刚组建的志愿车队。1月27日,他写下了一条朋友圈留言:“志愿者们正在为医院运送水和方便面,我们要前进,而不是后退!”1月31日,法国政府组织包机从武汉撤侨,弗雷德选择留守,与武汉人共克时艰。

弗雷德说:“我从1月26日开始执行志愿者工作,刚开始很困难,我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手套。既要开车,也要搬箱子,还要使用翻译软件与人交流,显得有点笨重。好在慢慢就适应了,作为志愿者,我们听从指令工作,比如我们前往一些医院,我们的团队每天大概能够支持三五十家医院,出来后我们都会执行严格的消毒、登记程序。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武汉有很多的志愿者团队,包括我们还有其他的,大家都在出一份力支援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医生护士。有时我们清晨7点多出发。从武汉到汉阳,再支援汉口。口罩、消毒水、水果、蔬菜、面条……只要车子能装下。”

弗雷德加入的志愿者队伍名叫“豹变志愿者车队”,或许寓意着“以豹子般的速度送去他人急需的帮助”,这个团队由十几个普通人志愿组成,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们随时整装待发,50多天时间弗雷德已经至少行驶了600公里。由于语言不通,弗雷德时刻将手机拿在手里,为了随时打开翻译软件,把法语转换成中文进行交流,虽然有些费力和不便,但弗雷德乐此不疲。他说:“做志愿者也让我结识了更多人,我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在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工作。工作中我有时不得不通过手机的翻译软件,现在我在学习武汉的方言,希望更好地提供帮助。”

近8年时间,弗雷德已经融入并爱上了中国,和中国的家人、朋友并肩应对疫情的经历又让他有了更多感触。他说:“武汉这座美丽的城市还有很多我尚不了解的东西。我见证了这里发生的变化,在中国政府以及所有中国人的努力下,从开始每天治愈的人比因病去世的人多,到新增病例逐渐归为个位数,然后趋近于零,充分证明了中国所做的一切在正确的道路上。对于中国人来说,当有很多人提供帮助,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时,人们就更有信心战胜这场疫情。在全球范围也一样,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战胜疫情。”

来自德国的蒂莫·巴尔茨也和弗雷德一样,当疫情来袭,他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蒂莫·巴尔茨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专业的老师,他在武汉大学从教12年,也在武汉生活了12年。蒂莫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感到有些担忧,尤其是当邻居被确诊后。疫情期间,他严格遵守社区要求,待在家中隔离。同时,他通过电话接受了一些中外媒体的采访,向他们讲述武汉的情况。他说,只要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就一定会战胜疫情。蒂莫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把份内的事做好,有些人需要做的可能只是待在家中,减少出门,但像医务人员的责任就很大,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职责。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我们就会赢得疫情的胜利。”

蒂莫告诉我们,这段时间他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的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尤其是来自中国各地的医务人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武汉增援,让他“惊叹”。蒂莫说:“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收到了来自其它城市关于‘武汉加油’的祝福,接着医护人员很快就从中国各地前来支援武汉,那个时候我的感觉还没有太强烈,直到当我看到相同的情况发生在欧洲,他们并没有相互帮助的时候,我才感受到中国人民是如此团结。”

与此同时,蒂莫注意到,许多武汉的普通民众为抗击疫情都付出了一己之力,他们中有人捐款、有人为医院筹集口罩、还有人为医院送巧克力、咖啡。而他的邻居们还会把自家的米和蔬菜分给大家。这些点滴的温暖小事都让他铭记在心。蒂莫说:“一些邻居会把家里的米分给我,他只是说家里的米比较多,于是分给大家,还有茄子。很多小的事情让我印象太深刻了,虽然我们不认识,但大家在困难时期还无条件地关心帮助他人,非常可贵。所以我说不仅是中国政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的普通人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近期,多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蒂莫表示,他赞赏中国将抗击疫情的经验知识分享给其他国家,战胜疫情离不开国际合作,各国应当携手同行,相互分享抗疫经验,最终找到适合本国的可行方式。希望我们共克时艰,让疫情尽快过去。

蒂莫说:“现在正是合作、互相帮助彼此的时候。我们看到不光是中国的政府,还有中国的企业向意大利等国家捐赠物资,就像之前意大利也捐赠物资给中国。现在,中国还派医生和专家或者通过视频的方式和其他国家交流抗疫知识,这非常重要。我从事教学工作,就是分享国际合作的知识。当下,分享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我们可以互相学习,知道什么方法有效、什么方法效果不佳。每个国家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对抗病毒。我希望我们能够合作,不要耽误抗击疫情的时间,希望此次疫情能够很快过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民众感同身受,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世卫组织派出专家团队到中国协助战疫,许多国家和民众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支持。中国成功控制疫情,并积累了一定成功经验后,又很快不断向伊朗、意大利、韩国等疫情较重的国家伸出援手,共建人类抗击病毒的防线。疫情不分国界,向抗击在疫情前线的所有工作者、志愿者们致敬。

编辑:刘建柱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