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焕新记”:工程营小区居民共谱基层治理新篇章

 时间:2025-03-14 22:04:41来源:荆楚网

近日,一场居民“自导自演”的“楼道焕新记”在武昌区紫阳街道复兴路社区工程营小区上演。自2024年4月以来,该小区以关注居民“身边小事”为出发点,以“邻里客厅”议事平台为纽带,通过志愿积分激励机制,让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成功破解老旧小区环境治理难题。

“小协商”凝聚“大共识”,集中整治解难题

“以前楼道堆满杂物,现在敞亮得像新小区!”居民们的感慨,源于“邻里客厅”一场别开生面的“楼道清洁咵一咵”议事会,让“老破旧”改变不再是难题。

此前,楼道杂物堆积严重是居民广泛关注的小区顽疾,社区与自治小组成员、志愿服务队和居民代表等集思广益开“良方”,面对环境问题,自治小组的陈老师率先“认领”24号单元楼道的卫生工作,其他自治小组成员纷纷响应。

以自治小组和“复兴老匠”志愿服务队为主力军的集中清理行动,不仅提升了小区的居住环境,也展示了居民自治的热情,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改善家门口的环境贡献力量。

“小阵地”释放“大作为”,自治服务有成效

环境蝶变秘诀何在?工程营小区的答案是激活居民力量,从“自治”“共治”两个维度深入探索。

为持续巩固治理成果,避免脏乱现象复发,2024年9月,“邻里客厅”议事会提出创新实施“楼道包保制”。将小区楼道划分为33个清扫责任区,通过线上招募、邻里推荐等方式,33个单元楼道迅速被居民志愿者认领。志愿服务群内“晒成绩”“比整洁”,原定双周一次的清洁日,渐变为“日日扫”的竞赛,楼道环境焕然一新,居民们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幸福”。

除此之外,工程营小区已开展包括“五一洁美领航”“迎国庆清洁家园”等集中清洁活动十余场,清理卫生死角百余处,志愿者参与活动超千人次。楼道的“长效维护”得到了保障,居民自治的力量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呈现出共治共享的崭新面貌。

“小积分”撬动“大能量”,共治共享后劲足

为推动共治精神在“邻里客厅”深植,促进志愿服务长效运转,复兴路社区大力实施积分兑换机制,实现合力共治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

“罗阿姨积攒10积分兑换超市10元代金券;裴阿姨用5积分在吴王水饺购买早餐……”一本积分兑换簿记录着不少居民的志愿“成果”,社区联动辖区商户建立“爱心联盟”,将志愿服务与积分兑换挂钩,同时引入线上资源回收平台,手机“扫一扫”便回收闲置物品获取积分,既解决楼道堆积难题,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截至目前,已有50余名居民通过参与议事协商、环境整治等活动兑换积分,线下志愿服务与线上绿色回收结合,积分兑换机制让居民每一份奉献都有了“份”量,成为促进居民自治、增强共治精神的重要推动力。

“要让居民从‘被动清’转向‘主动护’,关键在于激发‘主人翁’意识。”复兴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营小区的实践印证了“微共治”模式的可行性。通过搭建自治平台、创新激励机制,实现了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大合唱”。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以居民需求为核心,以基层自治力量撬动治理难题的解决,用好为民服务“金钥匙”,打开社区共治的“幸福门”。

编辑:殷鹏晖 审编:陈莫楠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