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基层项目将获区级赋能,越来越多“协商之花”在社区绽放

 时间:2023-06-07 22:51:50来源:上观

6月5日下午,记者从2023年黄浦区“点‘靓’三会,绘就美好社区”赋能计划区级项目立项评审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各街道持续把“三会”制度基层民主协商方法应用于基层治理,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建设,有力回应居民群众的问题和诉求。此次评审立项会由区地区办与市委党校现代社区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共收到各街道经内部遴选推送至区级层面的项目计划20余份,展现出“三会”制度在黄浦基层治理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应用,经过立项路演和专家评审,共有15个项目入围,并且呈现出3个亮点:楼宇(园区)“三会”走深走实;街区治理“三会朋友圈”焕新升级;“金牌讲师团”成员更多元。

15个入围项目将获得区级赋能

巧用“三会”破题,打通白领服务“最后一公里”

自今年1月开始,在南外滩“金融不夜城”上班的上万名职工不再被通勤“最后一公里”所困扰——出了9号线小南门地铁站,扫码登上免费的“南外滩金融直通车”,不一会儿就可直达公司。

“是‘三会’制度在楼宇治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为‘直通车’按下了加速键。”据该项目宣讲人郑文介绍,项目谋划及落实阶段,街道结合南外滩金融社区生活圈建设,邀请相关楼宇企业代表共话东门五年蓝图、共商“直通车”推进计划;通过召开意见征询会、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形式,收集企业及职工、交警队和巴士公司等多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初步方案。项目落实过程中,街道召集交警、公交、地铁、车辆停放、志愿者管理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破解交通指引、人流疏导、志愿者服务等难题;区人大代表积极带动所在楼宇和企业参与“直通车”项目的建设——太保科技开发了乘车小程序,东方证券、外企德科、海通恒信轮流派出志愿者参与秩序维护。除此之外,辖区企业共筹资金70万元,以确保项目落实以及提升通勤职工体验。

“南外滩金融直通车”

“‘直通车’通车之后得到了企业和职工们的广泛好评,并且期待以此为开端,破解更多南外滩金融社区基层治理难题。”郑文说:“下一步,街道将总结好‘直通车’项目经验,在楼宇治理中用好‘三会’制度,以解决企业居民、企业白领实际需求为目的,为‘南外滩直通车’品牌赋予更多内涵,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零距离南外滩金融社区。”

开出停车“妙方”,激发居民协商自治热情

位于外滩街道广西南路23号的瑞福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小区内无车库和停车场,通道狭窄,近年来,随着居民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小区里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凸显。瑞福居委社工顾晓艳回忆说,最多时有26辆机动车在小区里见缝插针停放,不仅占据了消防通道,行人也只能侧着身子行走。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居民们提出:干脆禁止停车。

运用“三会”制度破解“停车难”

“停车问题与全体业主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听取大家意见。”瑞福居民区党总支坚持自治议题的产生“源自居民”、议题的讨论“依靠居民”、议题的实施“服务居民”,依托“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平台和“三会”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政府部门、共建单位等多元主体作用,摸索出了一张治理良方:通过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与诉求,梳理出小区停车问题的症结;通过向全体业主发放意见征询表,了解到91%的业主不同意小区内停车;通过排摸走访周边车位和调动党建联建单位资源,不仅满足了车主们的停放需求,还实现了社会资源同小区需求得到更大化地配置利用。

在破解停车难题的过程中,居委干部们始终坚持问计于民,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充分汲取群众智慧,让居民们尝到了“三会”制度带来的“甜头”,民主协商意识和自治热情被点燃。为了让居民们更好地开展自治,在物业和业委会的支持下,瑞福大楼(北楼)23层原本闲置的电梯间变成了“瑞福里·空中议事厅”实践基地,居民们将在这里运用“三会”制度,探索更有温度、有特色、有故事的高层住宅小区的“竖状”治理。

“瑞福里·空中议事厅”

“‘南外滩金融直通车’项目,让我们看到‘三会’的应用场景已经拓展到商圈和楼宇。‘三会’非常重视受众参与度和感受度,希望金牌讲师们能从这个角度讲好‘三会’故事,让好的‘三会’应用经验惠及更多人。”“建议瑞福居委根据居民特点,谋定社区自治发展方向,为‘空中议事厅’制定出协商规则,这样更有利于‘空中议事厅’发挥阵地作用。”……

据区地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6个月,区级层面将组建起一支赋能团队,通过应用指导、过程督导、培训讲师等方法,跟进15个入围项目的进展,助力社区形成一系列“三会”制度促进美好社区建设的经验方法。与此同时,黄浦区也将持续按照强根基、促提升、亮品牌和新跨越的工作路径,从“全人群”“全领域”“全过程”三个维度出发,聚焦民生需求、利益诉求、美好追求,助力基层治理将“难点”“痛点”转化为“亮点”“焦点”,共同点“靓”三会,绘就美好社区。

转载自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046291

编辑:殷鹏晖 审编:黄琛博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