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当甘肃省第1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确诊后,甘南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冲锋“疫”线,组织部门更是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战“疫”一线践初心担使命。
在这场战“疫”中,作为组工干部的我,有幸被派往合作市通钦街道办开展工作,并担任此次核酸检测点临时党支部书记。虽然仅有短暂的十多天,我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各级下派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在风雪中的坚守、在岗位上的奉献、在工作中的勠力同心,共同筑起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
以红色堡垒筑牢防控屏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次战“疫”中,当我第一时间下沉到社区时,深感肩头的责任艰巨,倍感组织对我的信任。10月21日,接到单位通知后,同其他三名干部报到后,第一时间赶到通钦社区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当时,看到寒冷的空气中,排队待检人员的队伍从通钦社区卫生服务站一直排到东六路桥头时,我的心里是茫然的,时不时从混乱的队伍中发出的牢骚声,动不动因插队发生争吵声,让维持秩序的干部更加慌了阵脚。慌乱、焦虑、盲目、力不从心是我那是最真切的感受。当晚,在部机关疫情分析研判会上,经过问题反馈和综合研判,决定在每个检测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并推选组工干部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建立“组工干部+社区负责人+网格长+志愿者”工作体系。次日清晨,按照有关程序,成立了通钦街道核酸检测临时党支部,召开了临时党支部党员大会,明确了支委的工作职责,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自查分析并及时进行了整改。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交通管制,拉起警戒线,设置间隔线,增设检测点,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和志愿者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确保了核酸检测工作有力有序。当核酸检测点鲜红的党旗迎风高高飘扬时,待测队伍井然有序,当排队群众竖起大拇指时,我真切的感受到党组织就是群众的定心丸和主心骨。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堡垒筑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展现出了关键时刻有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的生动画面。
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一线既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也是党员干部扛重担、挑大梁的检验场。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在黑夜中“疫”无反顾坚守、风雪中“疫”不容辞担当、困难中“疫”往无前付出,积极上传民意、下达政策,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温暖“寒冬”。结合在农牧村党建工作中的“三亮四进”工作法,在临时党支部的带动下,提出全体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职责,政策宣讲进小区、消毒消杀进小区、排摸登记进住户、帮难解困进住户的要求。州市下派干部、街道干部、志愿者和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对来合返合人员、密切次密切接触者、时空伴随者,逐人逐户深入排摸,做到不少一人,不漏一户;在街道所辖的88个小区和92个卡口一线,严格落实出入证制度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对进出人员查验健康码、出行码、测量体温、实名登记,切实做到“逢人必查、不漏一人”;针对黄码人员不得外出采样的要求,党员干部主动上门为特殊群体和黄码人员进行核酸采样,以勇气和担当诠释党员模范作用和医者仁心;在社区通过微信和电话等渠道,采取“线上列需求”“线下送服务”的方式,街道网格长和网格员为老弱病残孕和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代购上门等服务;社区联户长严格落实重点人群封闭管理、环境消杀等防疫措施,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截至目前,共核酸检测47889人次,提供上门监测431人次,代购上门服务136次。“逆行战魂,向阳而生。”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每一名临时党支部党员的铮铮誓言,看到的是党群齐战“疫”的鱼水情深,他们以担当为笔、奉献为墨的新时代战“疫”精神,让我备受感动鼓舞。
以学用结合做到知行合一。“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收获了深刻启示。当看到上海迪士尼乐园出现疑似确诊患者后,上海市和迪士尼乐园迅速作出反应,医疗、公安、交通等部门全力协作,十几个小时对园内滞留的4.6万人有序进行了核酸采样。在这井然高效的核酸检测背后,不仅是医护和志愿者们的不眠不休,更重要的是有着科学严密的应急处突机制和各级各部门的全力配合,才确保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核酸检测任务。面对我省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看到全州各级相关部门积极行动、科学决策,有力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但我深刻的感受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如医疗专业人员不足、核酸检测速度缓慢、应急保障不及时和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在反思如何更好的预防应对此类问题的发生,应急管理部门、卫生医疗系统还需尽快制定完善防范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预案,重点突出关键环节,强化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对突发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处置能力。在日常运转中检验成效,做到有备无患,尤其要确保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有迹可循、应对有序、轻重分离、急缓分开。需强化基层人员“战斗力”,着力提升社区、农牧村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使其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精兵强将”。明确“平时”和“战时”职责及转化模式,实现平时满足正常需求,战时“出征沙场”披坚执锐,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力屏障。只有把功夫用在平时、心思放在日常,既看“评时”更看平时。唯有如此,才能在关键时刻聚得齐战得胜。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虽然全省疫情正在趋于平稳,短暂的下沉工作也即将结束。但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为下沉社区参与战“疫”的一员,我深感自豪,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己所能,用微薄之力,做了该做之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对我是一种历练、一次锻炼、一份收获。
正如有一句话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直到此刻,还有很多各行各业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他们不畏艰险,全身心的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人,我们必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宋志云)
素材推报:干部监督科
编辑:甘肃组工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