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因为我的一个诉求把大家召集到一起。”10月9日晚,在昌平区拓然家苑社区花雨汀小区的议事厅,居民王先生如是说道。前几天,他曾拨打12345热线反映,从小区地库驶出不远就是东门,但东门外的道路两侧经常有车辆停放,存在视线盲区,无法第一时间看到过往车辆。据了解,这条道路尚未移交市政管理,多年来一直没有铺设沥青,标线也模糊不清,而且难以联系到权属单位。由于涉及4栋楼、近500户居民的出行,在记者的见证下,拓然家苑社区党支部书记赵云英协调昌平区城南街道相关负责人、交通警务站及居民代表,共同商量解决方案。
当晚7点,社区工作人员首先带领大家前往小区东门实地查看情况,听取居民意见。
“我每天从东门出去接孩子,由于两侧停着车,视线受到影响,经常是车都快开出来了,才发现有车辆迎面驶来,的确存在安全隐患。”居民说,路边停放的车辆大多是外部车辆,进不了小区地库,周边一些停车位收费相对较高,久而久之,门口这条多年未移交市政管理的道路两侧就变成了停车场。
“我是从事安全方面工作的,所以我对安全问题格外关注,希望大伙儿能够一块儿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王先生说,“其实,我们都希望咱们的小区环境更好,出行更方便。”
居民代表中不仅有多年的老住户,还有刚搬来不久的新住户,如何解决这一出行难题,是大家共同的目标。根据前期的意见征求,赵云英已经收集了四种方案。议事会一开始,赵云英依次进行了解释说明,供大家商量讨论。
第一种方案是在小区东门外设置慢行标识牌,但居民们认为,仅仅提示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第二种方案是安装道路隔离栏,虽然比较规整美观,但大范围安装成本较高,还需要和市政部门协商,该方案也没有得到居民的认可。第三种方案是在门外的道路安装减速带,不过由于后期养护成本较高,加之不少居民认为,夜间大车经过时发出的噪音会影响附近楼层居民的休息,该方案也没有通过。
第四种方案则是在小区东门外增设隔离墩,划出一片禁停缓冲区,这样就能清晰地看到过往车辆,保障视线不再受阻。这种隔离墩是塑料材质的,用沙子注水制作而成,还可以移动,并且材质较软,比较安全。除此之外,隔离墩表面涂有不同颜色,夜间可以反光。经过讨论,居民一致同意安装隔离墩。
有居民通过计算认为,应在门外两侧16米至20米的范围内安装比较合适。不过,社区及街道工作人员经过实地勘测后认为,距离应当控制在10米之内。还有居民提议,应在此基础上,同时在出口对面安装两个凸面镜,以便能够看清双向来车。交通警务站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道路权属问题,安装凸面镜应该慎重,暂不宜立刻增设,应与相关部门协调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城南街道工作人员表示,增设隔离墩只是保障小区居民出行的临时性措施,他们会与市政部门进一步沟通,讨论道路管理及如何改善道路两侧乱停车的问题,这期间还得依靠每位居民的自觉配合,街道也会积极寻找合适的车位,尽量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经过几天的努力,花雨汀小区东门外道路两侧原本已经模糊不清的禁停标识线重新施划,4个软质隔离墩也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居民出车时视线变得“豁然开朗”。
编辑:师丽捷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