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区以“党建+公益”的形式,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探索一条“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检验基层党建”的社会治理路径。其开展的南区2019年党群公益服务项目自今年8月签约落地后,最近以各党组织、党员作为主体项目执行团队迅速动起来,为街坊群众提供服务助解社区难题,取得不俗反响。 党群公益服务回应社区难题 对于不少“双职工”家庭来说,每天4点半放学后,孩子的托管问题让不少家长头疼不已,住在城南社区的居民却称“很轻松”。 10月30日,走进下午四点半的万科党群服务站,已有十余名孩子在这里享受着托管服务,他们有的缠着志愿者询问作业,有的安静地完成每天十五分钟的阅读任务,还有的在玩具区开心地玩着乐高。“这是我们中山市青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发起并实施的‘童心跟党走’430托管服务,在南区2019年党群公益服务项目大赛中脱颖而出后,我们也正式落地、提供服务,收获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中山市青宫教育党支部书记项华笑着说。 项华介绍,“童心跟党走”430托管服务是今年的9月2日正式入驻万科党群服务站的,每周周二到周五的下午四点半至六点都会开展一个半小时的托管服务,已经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踊跃报名。“在我们的托管服务中,孩子们可以在志愿者的辅导下高效完成学校作业和阅读任务。此外,我们还整合多种社会资源,准备了精彩的、各种主题的趣味课堂,除了有垃圾分类、节日典故等通识知识,在本次党群公益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奖的‘党员故事会’成员也会为孩子带去革命故事,接下来也打算引入少儿茶艺和孝道知识。” 张玉静是“童心跟党走”430托管服务的党员志愿者,从9月2日项目入驻后便一直服务至今,她表示,由于服务对象中大部分是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成为小学生的他们有着不少让自己头疼的“毛病”。“刚加入托管队伍时,不少孩子是‘上房揭瓦’的调皮蛋,遇见认识的伙伴便搂在一起吵吵嚷嚷、贪玩而不及时完成作业都是常见的现象,部分孩子存在内向的现象。”她开心地表示,通过自己的努力,孩子们的秩序感得到明显加强,也更加开朗了。 “除了和他们反复强调保持安静的规矩外,我们让一年级的孩子组成学习小组,成绩较好、比较外向的可以带动另一位孩子,实现共同进步。”张玉静介绍,从9月初便加入托管服务的一年级孩子黄濛是学习小组的“小老师”之一,最初时她常常因为教不会自己的伙伴而找张玉静“诉苦”,但现在的黄濛多了一份耐心、一些技巧,当说到托管服务的第一条规定时,早已烂熟于心的她还抬头抢答道:“是保持安静!” 此外,“秀美良都,我是行动者”美丽庭院计划、“寻乡情、品乡味”马岭社区乡土文化体验项目、红歌会等项目也一一开展,这些项目对准了社区居民的一个个痛点难点,为居民提供不少贴心服务。 党群服务站“激活”街坊正能量 与一般的公益创投不同,本次党群公益服务项目大赛由各社区党委牵头,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党员群众围绕居民群众需求策划并执行的项目。服务阵地则要求在遍布南区4个社区的10个党群服务站。旨在激活这些服务站,通过恒常项目开展,打造以服务中心(站)为圆心的一公里党群服务圈。 在城南社区第三党支部党员董毅的带领下,社区组织一支有12人参与的党群志愿服务队,每天如常“打卡”万科党群服务站,义务参与服务站管理。董毅是站里的明星,年逾7旬的老人有着50多年党龄,因热心公益多次被媒体报道。在他的带领下,小区其他的党员街坊、群众街坊也纷纷加入到这份公益事业中。今年80多岁的陈庆川也是一名老党员,他是服务站的“后勤队长”,服务站的卫生工作总是抢着做;74岁的文开基老爷爷身体不大好,患有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在社区学堂学了摄影课后,每次社区搞活动都自告奋勇地充当宣传工作。在一群老党员的带领下,今年66岁的刘贵平虽然不是党员,也加入到这支党群志愿者服务队中。“有一次我们去恒海花园慰问一户残疾人,11层高的楼宇没有电梯,临近中午,我们两个人爬到慰问对象家已经12点了。但她依然很热心地将慰问物资送到对象手上,了解该残疾人目前的困难。”看着身边的街坊参与党群服务站的公益服务,激活了大家的热情和正能量,董毅笑呵呵地说:“社区就需要这样的党群服务阵地,能够凝聚人、教育人、感染人。” 无独有偶,10月27日下午,“美丽乡村”导赏志愿者招募及初期培训活动在曹边村党群服务站顺利开展,老党员高月影带着18组亲子导赏志愿者实地了解曹边村导赏路线,并现场指导导赏礼仪和解说导赏词。“随着曹边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我们的村居已焕然一新,这里有熟悉的老故事,有浓浓的人情味,我希望通过传授导赏知识让街坊们一起助力我们的乡村振兴。”高月影说,目前她正在社区党委、社工机构的指导下,招募不同年龄层次的志愿者,经过培训后,未来将为四方宾朋提供导赏志愿服务。
编辑:陈兵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