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戏起源于西汉,流行于唐宋,明清时期流派纷呈,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至新中国成立时,南京没有形成自身的皮影戏剧种,1955年南京市政府为了活跃文化市场,聘请山东济南皮影社演员来宁演出、教学。逐渐培养出王长生、姚其德、张燕林等一批南京优秀皮影戏表演者。
南京皮影戏师承山东济南,山东皮影特色鲜明,不像其他地方皮影十几人演一台戏,而是一人能同时操纵几个人物,还要有诙谐的语言和唱段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表演和戏曲功底。
2007年,南京皮影戏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致力于传承、保护非遗文化。在南京民俗博物馆,保存有已故皮影表演艺人王长生的部分皮影。在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节上,王长生被誉为中国皮影艺术大师,先后为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演出,为繁荣南京皮影做出了贡献。王长生先生潜心研究皮影艺术,不仅能说、能唱、能演,而且其刻绘皮影人物、道具技艺精湛,是一位全能型皮影艺人。他的刀法明快简洁、造型古朴典雅,融北雄南秀的皮影艺术于一炉,并为逐步形成南京皮影独特艺术特色奠定了基础。列如王先生创作的皇帝皮影人物,高37cm,采用阳刻手法,细眼平长、留短须,头戴冠冕,身穿红色龙袍,腰系玉带,足登黑色皂靴,显得雍容华贵。
编辑:蒋泽南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