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西区青岛路一社区:“社工+志愿服务”让服务更精准

 时间:2025-08-11 09:06:46来源:洛报融媒

贴心服务

“自从俺社区有了社工站,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自救互救技巧,老人不出社区就能看病,真好!”近日,在涧西区长安路街道青岛路一社区社工站,高龄老人王玉树高兴地说。

这样温馨的场景,得益于青岛路一社区实施“社工+志愿服务”融合项目的尝试。

青岛路一社区党委书记王奕介绍,过去社区大部分志愿服务缺乏专业社工参与,常出现服务不精准、居民不欢迎现象。如今,社区的志愿服务项目基本都能做到居民的心坎上。

走进青岛路一社区,居民王丽(化名)激动地说:“社工隔天来陪我聊天,给我做心理辅导,现在每天心里都敞亮得很。”

王丽今年75岁了,是一位空巢老人,之前天天自己待在家中,患上了心理疾病。街坊四邻想了很多办法让她走出家门,但收效甚微。她说:“家里就我一个人,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不想跟人说话,也不想出门。”

今年4月,王丽迎来了社区为她安排的社工,负责安抚并帮助她解决心理问题。在社工的帮助下,王丽有了转变。

青岛路一社区欣和社工站的王玉静,是一名有着6年从业经验的专业社工。作为王丽的一对一专业辅导社工,她先走访了解王丽的个人情况,而后根据了解所得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得到老人认可和赞扬。平时,她还通过“社工+志愿服务”的形式,带动社区空巢老人做手工等公益活动,丰富老人生活。

“专业社工能够在项目设计阶段嵌入专业方法,志愿者在执行过程中提供情感支持,形成‘专业服务有深度、志愿参与有温度’的协同格局,真正实现‘服务对象在哪里,联动机制就覆盖到哪里’。”王玉静说。

不仅如此,根据辖区居民情况,青岛路一社区联合欣和社工站针对“一老一小”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丰富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生活,帮助孩子在学业上获得成长;此外还引入郑州银行社区志愿服务站项目、好时家政志愿服务项目,以项目为引领,为辖区居民提供更精准服务。

作为“社工+志愿服务”的有益尝试,自2023年以来,长安路街道联合欣和社工站聚焦老人、妇女、残疾人、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特征,为下辖社区设计差异化服务项目:为老年群体提供助浴助洁、文化娱乐服务,对女性群体开展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对青少年进行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

“志愿服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不再是慰问老人这样简单的事。”长安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的融合,有助于打破行政、市场、社会之间的壁垒,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治理网络,让社区治理既有精度又有温度。

编辑:涂传博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