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7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远志星辰,本草童心”志愿服务队奔赴重庆市城口县鸡鸣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联合当地“喔喔学堂”暑期公益托管班,围绕教育帮扶、文化传播、民生健康等领域发力,在乡村振兴一线厚植家国情怀,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
爱心托管
关爱未成年人是此次活动的核心要义。团队聚焦乡村儿童的安全、健康与心灵需求,为孩子们撑起“保护伞”。2025年7月1日-7日,团队依托“喔喔学堂”暑期公益托管班,通过图片讲解、互动讨论,贴合日常生活场景,进行日常健康知识、安全用药知识宣讲。细致讲解溺水、消防等突发事故的自救方法,教会孩子们辨别过期食品、“三无” 产品,筑牢健康和安全防线。
同时,志愿者团队为孩子们的假期作业提供了扎实的课业辅导,耐心解答他们的学习难题。团队还关注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用“情绪小怪兽”角色扮演、“数字抱团”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兴趣,实现寓教于乐。
结合专业优势,点亮乡土课堂
“爸爸你在新疆还好吗,喔喔学堂里老师对我很好,想给爸爸泡枸杞茶!”6岁的小宇在书信创作课堂上写下纯真愿望。在7天的实践中,志愿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践行“知识+实践+兴趣”的教学理念,为乡村儿童带来别样的课堂体验。
7月1日,为庆祝建党104周年,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述了铿锵的爱国故事,合唱《强军战歌》,点燃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志愿者们发挥药学专业优势,通过生动讲解、实物辨识和互动体验,为孩子们揭开了中医药文化的神秘面纱。设置草药识别与绘制课程,30余种常见药材的实物展示,让孩子们通过触摸、嗅闻直观认识中药材。课余时间,志愿者与孩子们围坐共读中药科普手册、《小王子》等书籍,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
用药宣讲,点亮安全灯塔
2025年7月2日,志愿者们分组走进居民家中,以问卷调查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详细了解居民日常用药习惯、家庭药箱管理情况,重点排查过期药品。在与一位老人交流时,志愿者发现其存放的部分药品已过期半年多,便耐心解释过期药品的危害,并帮助整理家庭药箱。
“原来眼药水开封后只能用一个月,这个知识太实用了!”一位居民感慨道。志愿者们接过递来的药盒,指尖划过说明书上的小字,把专业术语揉进方言细细给周围居民们讲解用药安全知识,让居民在轻松氛围中掌握用药安全要点。
义诊下乡,织密健康防线
志愿实践团队的关爱之情不止于孩童,更将温暖延伸至周边中老年人。2025年7月3日,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志愿者携带专业设备提供贴心的上门服务,使用医用电子血压计为居民测量血压,记录数据并建立健康档案,对血压异常者进行初步评估与健康指导。解答居民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用药及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并且进行基础的保健按摩,让不便出门的老人们在家门口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健康的守护。
慰问送暖,情系乡村老者
2025年7月4日,团队成员深入社区,认真倾听居民们分享乡村发展的故事和面临的困难。随后,团队为居民们送上精心准备的生活用品,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问候,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对团队成员表示感谢。在探访陈建兴老人时,志愿者为老人做健康监测、打扫房间、整理杂物,耐心倾听他年轻时修水库的往事,用陪伴驱散孤独。
巧手传艺,
7月5日,志愿实践团在鸡鸣乡社区开展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文化底蕴的中药文化实践活动。通过DIY中草药拓印、制作香囊、艾草锤、漆扇绘制、扭扭棒等多彩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和孩子前来参与。30余种中药材实物标本整齐陈列,艾草的清香、陈皮的醇厚、枸杞的鲜红,成了最直观的教材。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从形状、气味入手,科普“陈皮既是调味品也是理气药”等知识,让居民通过触摸、嗅闻,近距离感受中药的独特魅力,让中药文化浸润人心。
文艺汇演,燃动收官华章
2025年7月7日,志愿团队联合“喔喔学堂”开展了三下乡暑期托管暨文艺汇演,并邀请家长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志愿者团队开场舞蹈《奔跑的青春》,活力四射;林潇、廖磊小朋友合唱《起风了》、《黄金时代》、童声合唱《月儿弯》,童声清澈;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合跳舞蹈《凑热闹》,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最后鸡鸣乡副乡长、政法委员廖代吉对志愿服务队表达了感谢,希望团队继续用行动传递温暖,用责任护航成长,今后开展更多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远志星辰,本草童心”志愿团队针对未成年人保护,联合城口县鸡鸣乡共同打造一个集课业辅导、兴趣培养、文化传承与健康服务于一体的爱心平台。有效填补乡村暑期教育服务空白,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假期去处。此次课堂累计吸引70余名小学生踊跃参与。同时通过上门义诊、用药安全知识宣传、慰问活动惠及周边居民300余人。
此次暑期“三下乡” 活动,是一次用青春践行责任的实践。团队以关爱守护童心,以教育赋能成长,以文化浸润心灵,既为鸡鸣乡带来了知识与温暖,也让志愿者在乡土中读懂了教育的意义与文化的重量。未来,团队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持续绽放。
https://www.cqcb.com/chengdu/2025-07-18/5911271_pc.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益审核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