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已是耄耋之年的陈中祥,依然精神矍铄。爱皮影、学皮影、演皮影,他的人生满载着皮影的故事。抢救皮影文献、培养皮影人才……陈中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近日,陈中祥入选2025年第一季度“湖北好人”公示名单。
陈中祥童年最大的快乐是看皮影戏。20世纪80年代,周衍云作为竹坪高腔皮影戏班的班主,经常带领皮影戏班在周边几个地区演出,皮影戏中精忠报国、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的故事,让陈中祥着迷。1989年,陈中祥正式加入了周衍云的竹坪乡皮影队,开始学习演唱皮影戏。不到三年,陈中祥就掌握了皮影戏的表演技巧,成为周衍云最得力的弟子。
随着网络的普及,皮影队也遇到了生存困境,皮影戏中的很多戏本都是口口相传,装在“拦门人”周衍云的脑子里。但周衍云年事已高,为了让皮影戏传承,2005年陈中祥买了录音机和磁带,一边跟着周衍云演出,一边现场录制唱词,但后来他发现磁带受潮后也无法播放,于是,2007年他开始了漫长的抄写工作。一场皮影戏演出时长近5个小时,一个戏本相当于一部十万字的章回小说,农忙时他白天下地劳动,晚上通宵达旦抄写,终于在2011年周衍云去世前完成了《杨家将》《三代四状元》等21部数百万字的皮影戏本抄写工作。
竹坪乡皮影队常常由三人组合,分别负责拦门、伴奏和司鼓,其中“拦门人”是皮影戏表演的主角。周衍云去世后,没有了“拦门人”。陈中祥又动员周衍云的儿子周承志接班,手把手地教他皮影表演规则、如何设计语言动作等,周承志不负众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拦门人”,如今,周承志还是竹山高腔皮影第四代“非遗”传承人。
时代在发展,皮影戏也要推陈出新。这些年,陈中祥和他的弟子们,也一直走在创新的道路上,在戏本创作和皮影道具改进过程中,都大胆尝试。陈中祥还利用现代摄影技术,将当代英模人物照片通过翻拍制作成“影人”,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屏幕上,团队还通过各种新媒体向外传播皮影戏。“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戏,爱上皮影戏,让这项非遗永久流传。”陈中祥说。(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梦 通讯员 严耀琴)(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卜元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