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促会:“春节民俗故事之--小年”

 时间:2022-01-25 10:56:43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是小年,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要求下,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青少年人才委员会优秀人才代表、中华民俗文化推广小使者孙珑轩(北京)、朱茗缘(天津)采用线上形式为大家讲述小年民俗故事。

小年的传说---孙珑轩(北京)

小年儿这一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所以过小年就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在我国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都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时的坐骑准备的食物。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闹了。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清扫室内,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窗花,贴年画等。一定要做到窗明几净,这就叫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我最喜欢帮爷爷奶奶贴对联了!每个屋子的墙上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还有“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对联,满屋满院红红火火的,喜庆极了! 我可喜欢这些对联了!

放烟花了,过年啦,过年啦,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所有的小朋友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虎年大吉!

灶王爷的故事---朱茗缘(天津)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华庄有一户人家姓张,兄弟二人,哥哥叫张德,是泥瓦匠,弟弟叫张才,是画师。张德最拿手的活儿是盘锅台,方圆几百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张才画的画,不论是神仙人物,还是花草禽兽,栩栩如生,人们尊称“张画师”。

张德还有个“怪癖气”,就是爱管闲事。他不论到谁家盘锅台,遇到婆媳不和,就要劝说。如遇上媳妇不孝敬公婆,他就说:“百善孝为先,你孝敬公婆,将来孩子也会孝敬你,这叫一报还一报。”直说得媳妇频频点头,笑逐颜开,对婆婆似亲娘;

如遇上凶婆婆虐待儿媳,他就劝说,“当长辈要有个长辈的样子,要体贴晚辈的辛苦,有话好好说,千万不要伤了和气。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席话说得婆婆心服口服,从此待儿媳像亲闺女似的。因此,左邻右舍,谁家婆媳不和,或有了疑难事,都愿意找张灶王商量解决。

张灶王七十岁那年冬天,在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寿终正寝。张灶王咽气后,张家可乱套了。张灶王在世时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他管,大人小孩都听他的吩咐,现在张灶王离开了人世,张才只会绘画写诗,对于管理家务,却一窍不通。张家的几房儿媳妇,吵吵嚷嚷闹着要分家。张才一筹莫展,无计可施,整日愁眉苦脸,度日如年,突然,他有了一个好办法。

腊月二十三日,正是张灶王病故一周年的祭日。这天深夜,张才突然起床,他把全家人喊醒,带着他们来到厨房里,儿孙们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在飘动着的烛光中,张灶王和他妻子的美丽容貌,若隐若现,全家人惊呆了。

张才这时才说:“今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哥和大嫂成了神仙,玉皇大帝封大哥为‘灶王爷’,封大嫂为‘灶王奶奶’。专管一家人的和睦与否。你们平时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老爱幼,闹得居家不得安宁。大哥很是气恼,准备禀告玉皇大帝,今年三十除夕晚上,他要下界惩罚你们。”

儿孙们听了张才这番话,吓得毛骨悚然,惊恐万状,立即跪倒在地,连连向灶王爷磕头,祈求灶王爷饶恕,再也不敢闹事。他们急忙取来平时张灶王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再一次烧香磕头,恳求灶王爷不要和小民一般见识。

自从张才家祭灶王之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妯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和睦相处,敬老爱幼,欢乐度日。这件事很快被街坊邻友得知,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里的人都到张才家打探虚实。

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晚灶壁上的灶王爷、灶王奶奶,都是画师预先绘制好的。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法如此灵验。所以,当乡邻们前来画师家打探情况时,他只好假戏真做,把事先画好的灶王爷像分送给左邻右舍。这样一来,灶王爷显灵之事很快传遍全国,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贴上了灶王像。随着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送灶王升天,除夕夜迎灶王回家,祈求灶王爷保护合家平安和睦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故事讲完啦!我相信大家和我一下,也感受到了中国民俗的小趣闻。感谢大家的聆听!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