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
-
- 澜沧江源头首次拍摄到雪豹与城镇“同框出镜”
- 中新社西宁11月15日电 (记者 罗云鹏)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雪豹与附近城镇‘同框出镜’,目测直线距离仅有2公里左右,表明在澜沧江源头人类与雪豹生活高度重合区域里,人类对雪豹干...[全文]
-
- 大学生无视校规养宠成风 毕业宠物去向成问题
- 在校不养宠公益宣传活动中,大学生签名承诺。(海南省众善关爱小动物志愿者协会供图)●部分高校学生无视学校禁令饲养宠物●以爱为名的收养毕业时变随意丢弃校园小宠:真爱我 别养我我承诺,...[全文]
-
- 中国发现保存最完好的侏罗纪时期滑翔哺乳动物化石
- 阿霍氏树贼兽化石 禹瑞斋 摄中新网锦州11月14日电 (记者 禹瑞斋)在鸟类起源的时代,一种哺乳类动物也离开了大地。日前在河北省青龙县发现的阿霍氏树贼兽,就是其中一种。经过中美科学家...[全文]
-
- 在马出生大熊猫“暖暖”返回中国
- 中新社吉隆坡11月14日电 在马来西亚出生的大熊猫暖暖14日告别生活两年的马来西亚,返回其父母出生地——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资料图:生活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动物园的熊猫宝宝暖...[全文]
-
- 全球仅300只的“红颊猴哥” 两只被几万元卖当宠物
- 元元孤独地蹲坐在悬空的架子上,不安地张望,不时发出哀鸣。被解救后的红颊长臂猿元元暂时在苏州动物园落脚。 警方供图可怜的元元是一只红颊长臂猿,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只是它的临时住...[全文]
-
- 赞比亚:两游客因离太近遭大象踩踏身亡
-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12日,赞比亚警方表示,两名外国游客在赞比亚一动物园内为拍照靠大象太近而被踩死。资料图:大象。据报道,两名游客分别是一位来自比利时的57岁...[全文]
-
- 成都全面禁售画眉、八哥、鹩哥 3个月后鸟市萧瑟
- 提笼遛鸟已有数千年文化史,坊间爱好者无数,成都鸟市也在这几十年里兴起、繁盛。由此而来的野生鸟类非法捕捉贩卖,以及非人工养殖鸟类混卖等问题一直让相关管理部门十分头疼。8月1日到9月1...[全文]
-
- 钱塘江里的“水中大熊猫”白鱀豚 现已极度濒危
- 浙江自然博物馆里的白鱀豚标本。钱塘江里不仅有珍贵的江豚也曾有过水中大熊猫白鱀豚如今,它们一个处于易危状态,一个已极度濒危11月4日,渔民孔顺祥在杭州萧山区义桥附近的江面上捕了一头江...[全文]
-
- 印尼“熊猫馆主”蔡亚声:一生结缘“野兽”(组图)
- 中新网印度尼西亚茂物11月9日电中新网记者 林永传图为蔡亚声在介绍大熊猫彩陶的情况。 林永传 摄戴着蓝牙耳机、腰间别着一个长长天线的对讲机,身穿普通深色夹克,开着一辆白色小商务车在...[全文]
-
- 上海:客车“藏”蛇百余条 途经道口被警方查获
- 图为警方查获的百余条蛇。供图 申海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李姝徵)记者9日从上海金山警方获悉,金山公安分局枫泾检查站的民警日前在例行检查时,在一辆客运大巴里查获了一箱蛇,经清点有10...[全文]
-
-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圈养大熊猫已基本可进行种群自我维持
- 图为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2017年国际学术年会现场。 安源 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圈养大熊猫种群已基本可进行种群自我维持中新网成都11月7日电(安源 杨珺)7日,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全文]
-
- 保护役用动物刻不容缓
- 中国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保护役用动物刻不容缓 所谓役用动物是指:以畜力付出的方式参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动物,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庞大的存在量,以马、骡子、驴、牛等为代表物种。虽然它们...[全文]
新闻总排行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