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成立 水滴筹当选副主任委员单位

 时间:2025-07-11 15:05:53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近日,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水滴筹等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以及研究机构、慈善组织等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在本次会议中,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中央网信办财务局局长梁立华为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俊魁、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水滴筹)等单位当选副主任委员(单位)。此外,本次会议通过了《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并发布了《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自律倡议书》。

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当选副主任委员(单位)

中国慈善联合会会长张春生在会议上强调,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数字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步。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要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国家大局,动员各方将数字技术转化为慈善资源,发挥枢纽与创新功能;坚持共建共治,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合规指引与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监督评估与舆情管理;坚持双向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慈善事业融合,提升慈善行业信息化水平,拓展应用场景,推动科技、商业向善。

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会议现场合影

作为民政部指定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水滴筹一直致力于利用数字技术为大病患者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筹款平台。近期,水滴筹与广州民政联合启动“水滴共助” 救助服务项目。相关困难群众可以通过“穗好办”平台“一键”申请救助,“水滴共助”救助服务团队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将救助服务递送到家。此类个人求助与政府救助深度衔接的“多元共助”新模式,让让大病救助更精准。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水滴筹将通过不断探索大病筹款服务的边界,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筹款流程、加强信息审核,确保精准服务需要帮助的大病患者。”至今,水滴筹平台已经帮助347万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筹款了688亿元,得到了超过4.75亿爱心人士的帮助。

此前,在民政部的指导下,以水滴筹为代表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签署《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并表态加强平台自律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健全社会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近年来,水滴筹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搭建“技术+人工”的多重审核机制,充分发挥了公众举报机制,邀请社会各界共同监督,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救助。在资金安全方面,与平安银行签署资金托管协议,成立“大病求助平台资金专户”,保障了平台的资金安全。

水滴筹等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代表在会议上宣读倡议书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及《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推动个人求助网络服务规范有序发展,保障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捐助人合法权益,在中国慈善联合会年中工作推进会上,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水滴筹等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共同发布了《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自律与数字赋能倡议书》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自律倡议书》。

其中,《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自律倡议书》在此前自律公约的基础上,对于从业人员标准以及黑名单制度做了进一步的明确的要求。以水滴筹为代表的三家平台将共同制定服务顾问执业资格认定标准,通过统一考核与备案管理机制,推动从业人员专业化、规范化。并要建立电子化信息档案,开展合规培训,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政策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

此外,三家平台共同倡议要共同制定失信从业人员、筹款人及黑灰产主体的认定标准,建立跨平台共享的黑名单制度。对参与虚假筹款、侵害用户权益、从事黑灰产活动的主体,实施行业联合惩戒,并依法上报相关部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约束体系。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只有以自律为基石,以规范为导向,才能守护个人求助网络服务领域的善意与信任,共同推动大病救助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