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你我同行——安徽青年志愿者开展多阵地“反诈宣传总动员”志愿服务活动

 时间:2022-03-06 18:51:40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您好,这是反诈骗宣传单,可以了解一下,谨防上当受骗。”“阿姨,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下载认证之后,可以有效预防被诈骗……”

日前,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向建团100周年献礼,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暨第2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安徽省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会同安徽联通、省公安厅等单位团组织,联合属地派出所、社居委等,共同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反诈宣传总动员”志愿服务活动。

省直青联委员代表、安徽联通、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地震局、中化三建、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南七派出所、丁岗社居委、建行华府骏苑支行、安徽龙方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共约120人参加了本次志愿服务活动。

在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志愿者做好充足准备,带上宣传物料,兵分四路,以“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广场”的反诈宣传“四进”方式,分别前往华府骏苑、秀水花园、黄山路小学、华地金融写字楼、港汇广场等地,采取多种交流形式,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反诈宣传。

华府骏苑等小区规模较大、入住率高,人员相对密集,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潜在高风险区域。针对这一特点,志愿者们在属地民警的带领下,一同走进小区,挨家挨户向居民们发放宣传册,讲述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为居民们普及预防电信诈骗的知识。通过宣传,让大家了解到网贷、套路贷、刷单、冒充公检法、低价引诱等常见电信诈骗形式和惯用伎俩,在给居民讲解诈骗手段和反诈技巧的同时,指导大家下载和使用国家反诈APP,有效提高居民们的防范意识。

宣传中,志愿者们不断提醒居民,特别是单独生活的老人,在手机上网时如遇到可疑电话,微信、短信、红包、中奖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贪图小利,对于对方发送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不轻易转账,谨防上当受骗,确保群众的财产安全。

为提升广大师生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防止学生成为不法分子的诈骗目标,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民警带着青年志愿者们走进了合肥市黄山路小学,为这里的师生们上了一堂反诈宣传主题课。

“开学了,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迷恋游戏,不要迷恋网络.......”课堂上,民警嘱咐着学生们,并运用填空提问的形式与学生沟通,结合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向同学们介绍了学生容易被骗的几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包括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网络游戏交易诈骗等,深入剖析电信诈骗团伙运作原理,总结电信诈骗整体形势,让学生们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们纷纷表示,“我们一定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有任何情况一定跟警察叔叔联系。”民警的讲解受到了现场学生的赞扬,主动要求担任生活中的反诈小宣传员。

“有人想借用你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手机卡,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手机上收到包含网址链接的短信、微信时,我们应当怎么做……”为切实增强企业员工的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志愿者们走进华地金融写字楼,结合实际,为企业带来一场生动的反诈宣传交流活动。

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们向企业员工详细列举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套路,对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段和辨别防范诈骗的实用方法进行了交流沟通,并现场组织员工们下载安装国家反诈APP。

“我们企业员工很多,大家平时在一起也会交流这方面的问题,但总有疑惑。通过今天的宣传,让我们对防范电信诈骗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识骗、防骗能力。我也要把自己掌握的防电诈知识向亲朋好友积极宣传,使电信网络诈骗不再有机可乘。”某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在港汇广场的活动主场,青年志愿者们摆摊设点、悬挂横幅标语,通过发放宣传单页、播放反诈骗视频、现场咨询答疑、现场展板讲解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提醒广大群众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情况,在遇到可疑情况时,一定要及时与亲属、朋友等沟通商议或拨打报警电话,谨防上当受骗,并为每一位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送上防诈骗大礼包,广场上的红马甲们分工明确,忙碌而有序。

“你下载国家反诈app了吗?”广场上、校园中、小区门口、写字楼里,处处可以见到青年志愿者们详细指导居民群众下载APP、细心宣传讲解的身影,多个阵地“火力全开”,共发放6000余份宣传资料,有效增强了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为共筑全民“反诈防线”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安徽省直青联农林水建界别供稿)

 

编辑:张生 审编:钟明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