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区残联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时间:2021-12-16 10:43:25来源:黄山区人民政府网

近年来,黄山区残联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这条主线,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实际困难,创新培训模式、完善服务机制,稳住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基本盘,帮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提升自我、实现梦想,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雨绸缪,构建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年初,区残联印发《黄山区关于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2021年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工作的通知》,着手建立以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政策为基础,各项专项实施方案为补充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全年对上争取资金18.706万元、地方配套20.1745万元,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自主创业、辅助性就业、阳光大棚、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7个,其中扶持“阳光大棚”设施农业5个,进一步提升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质量,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创新培训,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区残联立足基层实际,结合特色产业清单,征集遴选特色种植实用技术等残疾人易学能干能致富的培训项目,启动实施全区残疾人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相继举办了特色蔬菜种植电商培训、家禽科学养殖、红茶制作、面点制作、家庭康复救助护理服务等残疾人专项培训班,将技术送到了“家门口”、培训办到了“地头上”,打造了“培训即就业、就业即增收、增收再提升”的“闭环式”技能培训模式。今年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7天50人,其中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40人。积极组织我区残疾人参加省市区各种劳动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助力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扶残援企,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造血能力。区残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聚焦解决残疾人“岗位不足、机会不多”问题,深入开展“走进用人单位、宣传就业政策、送上就业服务”行动,与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和优秀残疾人创业者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组建爱心企业微信群等方式,畅通线下线上联系服务渠道,扩大了残联组织的“朋友圈”,实现了联系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引导企业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自主进入政策扶持范围。全年区残联支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1个,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家,对3家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全区84名残疾专职委员给予公益岗位补贴。扶持残疾人就业岗位100多个,救助困难残疾大学生11人,义务教育救助89人,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1个。

强化服务,展现残疾人就业创业暖心情怀。区残联按照“一次办好”标准和全方位、全过程就业服务要求,扎实开展好日常残疾人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工作。以“全国助残日”“就业宣传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打造“线上线下”残疾人就业双平台。制定《黄山区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村专职委员的职责和误工补贴标准,极大推进了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涌现了一批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之星和创业之星。拥有100余亩的“绿满园生态农业园”负责人、肢体三级残疾王继星就是创业之星典型代表。同时区残联崔新生被省残联评为系统先进个人、龙西社区章全春被联评为全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袁俊杰 钱政)

编辑:张生 审编:钟明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