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水质海域面积达到百分之四十五 天津全力打好渤海污染防治攻坚战

 时间:2019-03-19 08:48:42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记者郭文生 见习记者任效良天津报道 记者日前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实施“水十条”以来,全市持续加大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力度,近岸海域水质得到改善,优良水质海域面积由2013年的2%提高到2018年的45%,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天津市位于海河流域最下游,渤海湾底部,海河流域主要河流均从天津市入海,承担了上游7省(区)、1市70%以上的污染物入海通量。全市海岸线长153公里,自然岸线18公里,管辖海域面积2146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2.7%,因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全市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远低于渤海平均水平,是国家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点区域。

为打好渤海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近岸海域水质不断改善,全市结合地方实际,重点从4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制度约束。划定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将8条入海河流、滨海湿地、自然岸线以及10.24%的海域面积划入红线,强化底线管控。制定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对875平方公里湿地进行升级保护。制修订《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多部法规,形成法治约束;建立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通过“奖优罚劣”,2018年各区水质平均改善率在30%以上。

二是狠抓污染源头治理。推进工业、城镇、农业“三水”治理,60个市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完成2.19万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全市98%以上的工业企业入园并实现集中治理;108座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大幅度收紧污水排放标准,工业及城镇排水达到地表水Ⅴ类或Ⅳ标准,每年约10亿吨污水“由废转清”;推进污水管网建设,近年来新修污水管网500余公里;647个村、2127家养殖场完成污水、粪污治理工程,375个建制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明确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完成6家养殖企业尾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污染管控,占全市污水排放量95%以上的重点污染源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实时监控;全年共检查企业两万余家(次)、处罚3000余家。

三是多措并举,改善入海河水质。构建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责任体系,制定实施“一河一策”,生态修复河道163公里;针对天津水资源短缺、闸坝众多、河道“水库化”等难题,建设海河南、北两大水系连通工程,2018年实现生态补水约10亿立方米;控源截污,完成建成区25条黑臭水体治理。2018年入海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较2014年分别下降41.3%、74.1%,较入境断面分别下降7.1%、67.8%。

四是实施近岸区域治理和保护。制定《天津市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实行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联单制;全面停止围填海审批,加强围填海执法巡查检查,禁止新增围填海行为发生;编制天津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强化人工湿地和生态岸堤建设,实施沿海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人工湿地等一批生态项目,提升了沿海岸线生态功能。

编辑:陈慧媚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