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赵凌云介绍说,在疫情大考中,3500余名“东城社工”成一线防疫主力军。
赵凌云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东城区的177个社区成为了抗疫主战场,3500余名“东城社工”带领社区党员、居民骨干以及下沉干部、物业人员等,组成“党员先锋队”“治安巡逻队”“院落守望队”三支队伍,扎根社区、守好防线。
疫情期间,“东城社工”一呼百应,带动社会协同参与治理力量的不断加强,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南里社区,社工和志愿者一起组建“邻里烛光队”,每晚七点到九点在社区里“遛弯儿”,寻找白天上门找不到的住户,在“亮灯”的第一时间联系住户登记情况,共同编织起一张无盲点的防疫网。
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东城社工”走千家、访万户,每天用双脚丈量辖区内的大街小巷,查看社区封闭式管理各个点位、收集最新外来返京人员信息、入户巡查需要关注的住户、苦口婆心讲解疫情防控的要点,他们深入开展“敲门行动”,累计敲开31万户家门。
东城区建国门街道金宝街北社区“60后”社工杜鹃,连续几个小时敲防盗门,右手关节处都磨破了。
社工们对居家观察人员采取分岗分班24小时值守的方式,坚持隔离不隔爱,和居民密切保持联系,累计服务居家观察8万人。体育馆路街道长青园社区社工组建线上陪聊小组,缓解居家观察人员心理压力,线下为居家观察人员跑腿买菜,切实做好关心关爱,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赵凌云说,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东城社工”的一门传统“必修课”就是了解社区里的“家长里短”。
疫情突袭,“东城社工”利用“民情日记”开展社区防控工作,每个社工对自己片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社工们将自身特长与社区治理工作结合,在社区防疫一线各显身手,还化身翻译官、宣传员、程序员、快递员,成为居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守门人”。
在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社工绘制战疫民情图,将600多家楼房居民信息尽收其中,按照红、橘、绿等不同颜色区分管理等级,织起了一张疫情防控立体网。
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东城社工”主动克服作战“疲劳期”,再次集结出战,与医务人员共同组成了“病毒猎手”,在全市率先完成集中核酸检测,目前已累计采样77.9万人次。
编辑:甘再松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