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昱:我的社工故事

 时间:2020-07-06 08:37:56来源:上海社工

微信图片_20200703095540

秦 昱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类课程),上海市徐汇区社会工作协会监事长、上海市长宁区宁馨社区发展服务中心理事。

1.初 心

提笔想写一写自己在社工行业的心路历程。可是仔细想想,却发现自己独特的经历又很难以一言蔽之。从一名社工专业的专科生,到一个公益志愿者,再到有机会正式踏入专业社工的大门,随后又进入了职业培训,乃至成为一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到底怎样才能对自己的职业道路做一个小结呢?思来想去,唯有“情怀”两个字才能成为最好的概括了。

我是上海第一届民办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当时只有一个专业方向:社区管理。这也是那个年代对于社会工作的普遍认识。包括我自己在内,对于“社工将来到底是干嘛的”长期处于非常懵懂的状态。直到我的恩师范明林教授在课堂耐心向我们解释了“社会工作”的概念,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社会上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原来它并不只是“居委会大妈”的代名词。渐渐地,我有些萌生了希望在这一行从业的愿望。而直到那一刻,我才正式开始了与这个专业的不解情怀!

然而,现实并不是完全照着自己的理想前进的。在最初毕业的时候,即使是属于中国发达地区的上海,专业社会工作还处于萌芽的阶段,招聘需求也远比现在有限,社区工作还没有向社会普遍开放招聘。于是,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只能选择其他行业的工作岗位。连续好几年,自己都在各种销售行业里艰难度日。可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几年的经历对自己以后回到这一行会带来举足轻重的帮助。

2.成 长

有一天,一家医院的领导因为去国外考察归来,希望搞一个公益项目、招募相关人士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是上海最早公共卫生领域医务社会工作的起源。但当时,招募的基本上都是志愿者。即便如此,已经通过三年的专科学习建立了初步社工情怀的我,还是乐不可支地报了名。以至于,那时还作为一个销售人员的我却把大量精力投入其中。也正是在这段时间,自己尝试了热线咨询、外展服务、培训教育等等各种不同的社会工作实务内容。由于表现出色,一年多以后我就被机构任命为该项目的秘书长,由此也开始学习如何进行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尽管当时,自己从中得到的回报只有每月500元,可我并没有在意这些得失。

好景不长,一个公益项目终究是有结束之日,到了项目快满三年的时候也正式终止了。虽然对自己的实际损失仅仅是每月少了几百块的津贴,可最让我沮丧的是失去了一个能够正式踏入这一行的机会。不过,也正是这三年的历练,让我更找准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心理健康服务与教育培训。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家里的支持下,我接受了这方面的系统专业训练,也在之后的两年很快获得了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双重专业资质。同时,在业余还做了几年的心理咨询服务,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专业基础。

当然,需要非常感谢时任“五加一证书培训中心”的蔡校长,在培训过程中给了我赏识、让我留校接任社会工作的培训讲师。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站在了这个专业的讲台上,哪怕是最初级的报酬,我也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力用心教学。以至于,许多学生感到诧异:这个自己还一脸稚气、甚至比有的同学还年轻的老师,怎么能这么让人不想打瞌睡呢?可是,作为初任教师的微薄收入还是会招来一些不以为然的态度。当时有一位担任培训经理的朋友很轻蔑地责怪我不肯跟着他做企业内训,说那样就能给我成倍地增加薪酬。可是,我能怎么回复他呢?唯一的答案还是:对社会工作这个职业的情怀吧!

也正是有了这几年的经历,后来我接连获得了长春藤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时任谢校长、天行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成校长青睐,在职业培训这一行里越来越深入。有了几年的经验,终于我收到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入职通知。至今已历十年,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的专业教师成长为专业负责人。

3.感 悟

从一线专业社工到课堂,让自己最津津乐道的就是与现今学生相似的成长历程。每一届新生的到来,我都会跟他们说:“十几、二十年前,我和你们一样坐在民办高校社工专业的课堂里……”而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总是最集中的。这也让我体会到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与学生产生共鸣。在心理学家罗杰斯看来,这与一线服务中的同理心是殊途同归的。

传统一般教育看重“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和技能背后的专业意义、由此与“机械学习”下的死记硬背相对应。但是,在人本教育中,真正的“有意义学习”却是强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被知识渗透、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积极与快乐。这当中最关键的,就是老师能够与学生的体验实现同步。如果仅仅是站在“师本位”的基础上,是很难达到这个效果的。而这一点,是与老师自己身临其境的经历分不开的。但是,这却不是自己所能直接决定。虽然在担任教师以后依然不断地参与了“产学研”的挂职锻炼项目,可是终究不及自己当年全职投入的体会。站在这个角度,我也感恩自己有那么多成长与历练的机会,包括最初在销售行业中磨练出的沟通技巧与口才,成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助力。也正是因此,让自己更多体会到高职的社会工作学生到底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了一个适合他们的实训室、也带着他们完成了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平心而论,自己的出身和起点都不高。本科以后的学历都是业余进修,在这条路上行走的时候不免会有一些自惭形秽。当参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二等奖以后,更多觉得像是对自己专业水平的一种认可、让自己坚信这些年的经历并不是徒然的。只是,这个收获依然不及看到一届届的学生毕业成才给自己的欣慰。毕竟自己的经历再丰富也不可能涉及所有社会工作的专业领域。而那些自己还没能去体验的,就留待他们代自己去遍尝各种滋味并带来新的回馈吧。

如今,已近不惑的自己又面临一个新的成长起点。包括今年的疫情,也让自己进一步探索着在线社会工作教育与培训的技术。但无论如何,每每看到、听到“社会工作”四个字,总会让自己的内心产生一阵特殊的悸动,而这份情怀仍是支撑自己继续在这个专业里驰骋的力量。愿这种力量能够持续自己的终身吧!

编辑:涂传博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