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力量守护儿童成长

 时间:2020-06-29 08:28:05来源:中国社会报

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发展需要,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帮助儿童链接资源,挖掘潜能,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截至目前,江苏省南通市共有近5000人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其中,约14%从事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他们在儿童福利机构、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等场所,用专业力量默默守护儿童成长。

不断精进技能,让福利院里的孩子不抗拒

供职于市社会福利院的“85后”姑娘王柳柳,虽还未结婚,但照顾孩子却很在行。在日前的一次采访中笔者注意到,一个4岁大的小男孩跑过来拉着她的手说:“柳柳妈妈,我要洗手。”只见她抱起小男孩就去了水池边,先打开龙头试了下水温,再让孩子把小手伸进去。观察下来,短短十来分钟,她已经不停歇地做了好几件事。

“这个小男孩是2017年4月被遗弃后进入福利院的,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经过系统治疗,孩子身体恢复得很好。”王柳柳说,今年是她成为持证社工的第7年,一如喂奶、洗澡、哄睡觉,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能,要做到让这些身体状况特殊的孩子不抗拒,直到现在她还在不断学习、精进技能。

福利院里的孩子,几乎都有着不同程度躯体上或精神上的缺陷,在面对这些孩子时,班组里所有同她一样的社工都非常注意,包括举止、言语都会顾及到孩子们的感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给予孩子们最悉心的照料。她所在的班组也因此先后获得了南通“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市第36次文明新风典型(集体)”“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让特殊儿童获得“家门口”的康复训练机会

6岁的琪琪(化名)患有先天性唐氏综合征,是个典型的“糖宝宝”。据海门市辰语儿童康复中心负责人仇晓燕介绍,这个孩子眼距宽、硬腭窄、舌头宽大,初次见面时,一直躲在奶奶身后,经评估发现,除了简单的动作模仿外,其他包括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

针对这样的孩子,尤其需要耐心。康复机构为琪琪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康复计划,从口肌训练开始,半年时间,琪琪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可以说出爸爸、妈妈等叠词,也能认识一些常见的水果、动物卡片等。经过两年的系统训练,琪琪现在已经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儿歌,认识1000多张卡片,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对话交流。

事实上,让仇晓燕萌生创办康复中心的想法,源自于她的儿子。仇晓燕说:“她的孩子也曾是一名智力发育迟缓的儿童,为能让更多和她儿子一样的特殊儿童获得“家门口”的康复训练机会,她经历了近半年的学习,考取了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专业岗位证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在专业的康复训练下得到改善,能够生活自理,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支持。”

链接资源,为困境儿童打造干净整洁的家

室内电线裸露,墙面油渍浸染,沙发上堆满四季的衣被和鞋子,客厅和卧室空间近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这是位于南通市区莘园路农贸市场附近的一处老房子,毛毛(化名)和爷爷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整整十年。但很快,这对祖孙俩的生活空间就将迎来改变。

6月4日,仁爱社工志愿者开始为他们家进行大清理,客厅、厨卫以及祖孙俩的卧室将逐一进行“微改造”,卫生间已经安装了全新的抽水马桶,洗脸池也已到位。据市未保中心主任何伟介绍,这是未保中心与仁爱社工中心共同打造的“爱润青苗”圆梦项目,旨在通过对困境儿童的生活环境进行“微改造”,为孩子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仁爱社工中心社工陈熔介绍说:“在前期的走访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毛毛期盼能有一个专属的学习空间。因此,我们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建立了家庭微改造助力群,截至目前,共计筹得物资1.3万余元,主要用于家庭线路、出水管道、卫生间、厨房及客厅学习角的基础改造。”

据了解,6月19日这个微改造圆梦项目就已完工,毛毛和爷爷开始在全新的空间环境中生活了。

编辑:涂传博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