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湖北利川社工义工服务抗疫一线

 时间:2020-03-02 15:03:47来源:海外网

募集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信息霸占朋友圈……在利川,有这样一群穿着“蓝背心”的无名英雄,默默服务于一线防控工作,他们就是利川市康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和义工们。

“在疫情面前,谁都不是旁观者,都不能置身事外。我们是主人翁,都应该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康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程亮如是说。

“每次活动,他从来没有缺席过!”

康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程亮是一名70后,也是每次服务活动的发起者。

“看见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奋战在防控一线,我们中心能募集点物资,保护他们的安全,我感到特别高兴。”程亮说,疫情来了,社工组织有义务和责任展开一些活动,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

然而,每次物资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上可不是那么简单。2月20日,该中心办公室接到伙伴单位恩施毕兹卡社工的电话,告知利川市有83件75%医用酒精将在23:00左右到达恩施市体育中心,请他们做好接收工作。

“太晚了,我一个人去。”程亮连忙协调衔接办理通行证,然后匆匆上路。“医用物资最好第一时间能到防疫一线!”拉到物资返回利川,已是凌晨两点多。

“对于程亮来说,工作到凌晨是常事,他是我们最美的逆行者。”义工谭立琴说,“疫情期间,中心的每一次活动,他从来没有缺席过。”

 

康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现有社工3人,义工80余人。除了参加到每次活动的具体事务中,要让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在防疫期间高效地运转,程亮也费了不少功夫。

“量力而行;做好绝对的防护;听从组织安排;如果人手已经充足,不要强行要求参与志愿服务。”疫情发生后,这一条条的要求被康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当成铁的纪律执行。

“我们做志愿服务,绝不能给社会添乱。”程亮说,他们都是一群憨憨的人,甘愿服务于最前线,不求回报!

“志愿服务不分男女”

社工田莉今年34岁,从事志愿服务已经7年多了,在中心主要负责和其他公益伙伴单位、基金会等机构对接,衔接资源。

防疫物资是防疫阻击战中的武器,筹集防疫物资是康益社会服务工作中心在此次战役中的头等大事。2月3日,田莉得知部分医院缺少防护服,她立即展开对接……

“情况特殊,资源并不好找,一家一家联系其他社工机构,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田莉的坚持下,终于得知恩施市众益社工服务中心有200套防护服,经过沟通,该机构表示愿意免费将防护服捐赠给利川的医院。

几经周转后,这批防护服终于到达利川,并被迅速分配到人民医院和东方和谐医院防控一线。

这只是募集工作的一个缩影。为22家一线工作单位及医院募集洗手液200件,漂白水200件;为人民医院募集20台量宝消毒仪器;为大塘社区募集口罩100个、自封袋200个;为一线护士募集生活用品20件……田莉每天要打几十上百个电话,联络物资和求助群体。

 

除了对接资源,田莉也是中心出名的“女汉子”,2月22日,市妇联通知接收惠氏集团捐赠的奶粉900余罐。当时下起了大雨,田莉二话不说,穿着雨衣戴着浴帽装车、卸车,和其他社工一起将物资安全运回。

“志愿服务不分男女,特别是在防疫期间。”这是田莉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每次要求和其他社工一起上前线的最佳理由。

不会开货车的挖掘机师傅不是好蔬菜配送员

“一个人守在孵化园,疫情期间太不方便了,幸好有你们,让我有新鲜蔬菜吃……”2月16日,利川市产业孵化园保安钟大哥在多次收到康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义工配送的蔬菜后说到。

为助力疫情防控,康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向社会发起求助,接受蔬菜捐赠。将捐赠的蔬菜送往一线和社区,社区又将这些蔬菜配送给不方便出门或是相对困难的家庭。

2月12日,得知团堡镇大洞村有大量的包菜捐赠,义工管勇和社工们前往大洞村,将村民捐赠的2000余斤蔬菜运送到大塘社区。

“运输捐赠的蔬菜可不是车开到了直接拖走”义工管勇笑着介绍说,“我们同村民一起下地摘菜、装车,送给大家的菜可新鲜着呢!”义工管勇是一名挖掘机司机,疫情期间,承担起运输的任务。

有运输任务时,管勇总是早早起床,赶着去办理车辆通行证,再和中心的其他同伴一道,去村里将蔬菜拖回城,送到隔离点或社区。“每天忙完都很晚很晚了,但我觉得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管勇说,“防疫期间雨雪天气多,道路湿滑,有我在,他们放心。”

2月11日,募集1500斤蔬菜送到大塘社区;2月15日,募集2000斤蔬菜送往元堡卫生院、木栈村;2月16日至17日,募集3000斤蔬菜送到教场社区等地……大雪天、阴雨天、太阳天,每一次募集和运输,管勇都会忙上一整天,甚至到深夜。

“要想做好每一次活动是多么的难啊!唯有真正的实现,才觉得很有意义。”29岁的管勇做志愿服务已经2年了,家里有一双儿女,“家人都很支持我,我想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编辑:涂传博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