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超范围经营”让它成为最具社工专业性的V站,没有之一!

 时间:2020-01-03 13:50:03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其实我们V站不仅仅是开展社区服务,要是挂牌的话,V站名称下至少还要挂上三个高校社工专业实训基地的牌子。”说起伍屋党群服务V站近两年的运营探索,负责人魏娜的语气里充满自豪。

面积不过100平米的伍屋V站,除了提供日常的便民服务,还要举办社工专业类培训、协助高校和研究机构展开课题调研。这些看似“超范围经营”,魏娜却不觉得它是不务正业。

魏娜认为,一方面,社区的服务需要专业的社工人才,仅靠高校去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里培养出的本土社工在社区服务中具有绝对优势且发挥重要作用!伍屋V站则扮演着这样一个社工人才培养与输送枢纽的角色。另一方面,作为龙华区龙华街道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她有责任去推广和宣传社会工作,让更多人知道与认同并支持社会工作。

正是因为魏娜坚持“超范围经营”,才让伍屋党群服务V站成为龙华区最具专业性的党群服务阵地,没有之一!

1、用社工专业手法解决社区“痛点”

在其他V站,承担值班任务的是义工。而在伍屋,则配备了中级社工师,每周有六天在岗。全职社工的值守带来了哪些改变?从V站的项目中便可找到答案。

在伍屋村,因为公共空间有限,时常有老人带着小孩在停车场或者路边玩耍,这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于是,V站的社工决定为孩子们开发一些项目。

“深圳的土地寸土寸金,我们不可能向政府要更多的活动场地,但是我们可以整合社区周边资源,把资源引进来,让服务走出去,所以我们把孩子带出去开展活动,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见识,有更广阔的天地。”魏娜说,社工善于开展社会调查,发现需求并链接社会资源为己所用,这是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一大特点。

在社区周边集中了山姆会员店、真功夫餐厅、浙商银行等各种商业资源。社工带着体验营的方案逐个联络,得到了众多商家的热烈响应。

在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的职业空间里,孩子们穿上制服变身售货员、厨师、银行柜员,并在真实的场景下完成一次职业任务,例如:做美食、卖商品、银行开户等。

这看似简单的职业体验,其实并不简单。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不会去尊重别人,尤其是在享受别人提供服务的时候。让他们到社区周边进行实地体验,并不仅仅为了解决活动场地问题,而是要让他们了解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亲身经历每一个职业背后的艰辛,学会尊重职业、尊重他人。”社工告诉笔者。

V站的每场活动背后都凝聚着社工的专业视角与思考,社工具备的问题调研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一般义工所不具备的。魏娜表示,当社工进入社区时,他们不仅会对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还会进行社区资源盘点,然后将居民的需求与社区的资源进行有效对接。这有利于为居民提供精准的服务,解决社区的“痛点”。

2、打造最具社工专业性的V站

用社工的专业手法解决社区问题,可以让伍屋党群服务V站在各个V站中脱颖而出,但还不足以成为最具有专业性的V站,是什么成就了它?

当所有党群服务阵地忙于策划项目、开展活动、服务居民,魏娜却开始在伍屋V站开启了崭新的尝试。

依托社工行业资源,魏娜利用V站的平台连续两年开设社会工作者职业考前辅导公益培训班。

从2017年至今,已经有150人次参加过V站组织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其中,32人通过考试,7人上岗就业。通过考试的学员里,有部分学员是“零基础”,他们原本是全职妈妈、企业青工、社区工作人员等。

大学毕业后,学习社工专业的冼少英转行从事了财务工作。怀着对社工专业的热爱,她还是想做回一名社工。但回归本行的道路,并不容易。脱离专业多年的她,一是缺乏实践经验,二是没有从业资格。

2018年,她参加了伍屋V站举办的考前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考试。现在,她是一名持证上岗的社工,服务于松和社区。

除了提供理论培训以外,V站还积极与各高校合作,为社工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目前,已经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深圳大学进行合作,这些来自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层次的学生依托V站开展多项调研和项目实践。

开展考前培训,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些工作看起来和V站的定位有些冲突,甚至“超范围经营”。但是,魏娜从不这么认为。作为一名资深社工,魏娜对社工行业和社区服务有深刻的认识。

目前,社区的服务主要由社工提供,但不少社工团队都面临成员不稳定,人才流失高的问题。作为街道社工协会的负责人,魏娜认为,她有义务和责任去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V站正是社工人才培养与社区服务之间的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它不应只是配合党委进行政策宣传与提供便民服务,它还可以有更大的担当,我们在社工考前辅导培训中,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工作,支持社会工作,听过培训的学员如果无意或无法加入社工队伍可以先加入义工队伍,配合社工进行公益服务,通过考试的学员可以加入社工队伍投入专业服务。”

目前,这个崭新的尝试,在社区内外激起了很大的波澜,甚至引起了权威人士的关注。2019年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景天魁教授一行莅临V站就“社会工作的无酬劳动与政协激励”课题开展调研。

这座看似超范围经营的V站,无处不体现社工的专业性,并且倾注了运营者大量的精力。其实,魏娜还有一个小“私心”,她希望能够借助V站宣传社会工作,让更多人了解社工,支持社工。

编辑:涂传博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