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中国社会工作十大热点

 时间:2018-01-24 10:10:37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标示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的社会工作发展勾勒了宏伟前景,指明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

热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是当前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给全党全国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把握方向,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工作事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手段。

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保障民生、社会组织以及协商民主问题等论述,对于新时期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任务和策略都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要有效地贯彻执行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一方面必须投入足够的资源,另一方面要有高水平的工作人员体系。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正是贯彻执行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目标和行动任务、行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社会工作界的同人们要全面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工作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身上的重担,以创新性思路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关信平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

全国“两会”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专业社会工作”,这是连续第三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专业社会工作”,措辞从2015年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2016年的“支持专业社会工作”演变为“促进专业社会工作”,意义重大。

热议

目前有关青少年犯罪的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2017年“两会”期间,我提出了提案,建议开发与设置学校社会工作岗位,更好地预防与解决青少年社会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增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必要性的认识。其次是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岗位的标准。在学校设立社会工作岗位或者开展社会工作项目,使社会工作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预防、补救与发展的功能。最后是加大资金投入。要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范围。(刘晓静全国人大代表)

2017年两会期间,在接受《重庆商报》采访时,我曾谈到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岗位设置问题。我认为,应加快立法进程,将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内容纳入社会建设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制定和修订范围。教育部门应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力度,侧重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丰富实务技能、能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专业人才。在村(社区)普遍建立社区社会工作室(站),配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人员,面向居民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用力度,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配置社会工作者。(屈谦全国政协委员)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是我国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核心制度,已正式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10年来,考试报名人数逐年增多,近年来年均报考者突破30万人以上,跻身国家较大规模人事考试行列。

热议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考人数逐年增长,取决于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持续推进。一方面,许多社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时都对社会工作岗位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要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契合了这一需要,促使大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通过学习、考试,提升专业能力、匹配岗位职责。另一方面,除了传统民政领域外,随着青少年事务、禁毒戒毒等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的相继出台,各部门都将鼓励和支持相关人员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作为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有力手段,并以此作为提高从业人员激励保障水平的重要依据。[张静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局、社会工作司)社会工作处]

我曾经是一名社区工作者,2008年参加并通过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拿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成为我职业的新起点。我在社区率先成立了社区社会组织,之后正式注册为大连市西岗区一路阳光社会工作中心。2011年,我任职西岗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其中一项工作就是负责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工作。

我认为,社工考试火爆固然在于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但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社区工作者感受到了社会工作的魅力,笃信未来中国社区服务和社会服务将需要专业技能,他们想要提升个人的服务技能。

我相信,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的愈加重视,社工考试会更加火热。(刘桂玲大连市西岗区一路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国际社工日

2017年社会工作宣传周以“社工让社区更美好”为主题,走进社区、走近社工、走向居民,对弘扬社会工作精神、传播社会工作知识、展示社会工作风采,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在服务社区居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热议

2017年社会工作宣传周的主题是“社工让社区更美好”,我多年负责社会工作宣传,对此深有体会。在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之初,民政部就要求一手抓试点,一手抓宣传,把握好“坚持立足民政、走向社会,坚持立足基层、巩固基础,坚持立足大众、惠及民生”的宣传方向,不断明确宣传任务,夯实宣传基础,增强宣传效果。2012年起,广东省率先在每年3月国际社工日期间,全省上下联动,因地制宜,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岭南社工宣传周”系列活动,有效地传播了社会工作知识,树立了专业社会工作典范,提升了社会工作知晓度、认同度,营造了尊重社会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了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李卫湘广东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

2017年社会工作宣传周的主题是“社工让社区更美好”,作为一名从事社区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我深有感触。

我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我的工作是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培养了社区居民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了社区凝聚力,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逐渐培养起来,社区骨干人才被挖掘并培育起来。

有了社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居民生活质量会不断提升,和谐社区氛围也会与日俱增。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共成长,社工让社区更美好。(蔡丽辉成都市龙泉驿区益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郭社工”事件

2017年4月10日,广东省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关于“郭社工违反社会工作职业伦理规范”的处理决定》,引爆了社工圈。规定社会工作者服务底线的职业伦理,在很长时间都是一个冷门,而在此时成为社会工作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话题。

热议

社会工作职业伦理是维系社会工作专业秩序的利器。社会工作专业为了应对实务工作中的千变万化,必须有一套清晰可循的行为准则。社会工作者唯有明辨意识,接纳认同一套共同认可的专业价值体系,并按照这套价值体系来推演具体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群体力量,表现出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性,以回应案主和社会的需要。

对个人而言,伦理守则为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服务的指引;对环境而言,伦理守则为社会大众提供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信任基础;对专业而言,伦理守则是改善实务工作的催化剂。(沈黎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

社会工作伦理是进行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基础。很多时候它被认为是社会工作与其他助人专业最不同的部分,其独特性令社会工作在社会上能确立一个特别的身份位置,并以此作为辨识、吸纳和排除从业者的重要标准。伦理标准和守则能保障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行为合乎行业内知识和技术以外的要求,其最基本的作用是保障案主得到专业的、合乎其权益的服务,同时保护社会工作行业不被不守规者玷污。

一般而言,当出现违规事件,大家的讨论就会聚焦和热烈,在研讨、批评与砥砺中,社会工作行业应该会慢慢增加对伦理的关注。(梁建雄香港社会工作督导)

中大社工本科停招

2017年5月,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的暂停招生在圈内圈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等纷纷关注和评论该事件。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界人士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热议

近些年来,有些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被预警或喊停,也有些高校成功新设社会工作专业。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学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不太了解何谓社会工作,因而或在认识到社会需求巨大后鼓励积极创设新专业,或在不能很快感受到社会工作魅力后预警或喊停该专业;另一方面是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整体权能不足。

对此,社会工作界首先需要自我增能,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实力。教学行政部门也应该直面现实,了解社会建设对社会工作的需求规律,对专业发展要有耐心,允许这类专业稳步成长。社会工作界也应积极影响场境中的相关人物,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的内涵和智慧。总之,社会工作界的自助自强是基础。(顾东辉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

事实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危机从恢复重建之初就已潜藏。20世纪90年代,面对社会上的不解和质疑,可以用环境不完善、条件不具备等理由解释,但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迅猛的当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人员流失率高等现象依然没有改观,我们也就再无底气用当年的理由回应社会质疑。

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检讨,在过去20多年的专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和培养是否存在缺失;要检视专业教育是否使学生确实学习到并能实际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技术;教育工作者要教会学生用全局观念、发展观念看待社会工作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史柏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校园欺凌

2016年底,网络上一篇“我要陪他向校园欺凌说N O”的文章登上微博热搜榜,“校园欺凌”在随后一段时间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在预防校园欺凌中可以起到积极、有效作用的社会工作,也引起了更多关注,更有学者呼吁应在学校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热议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等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该意见体现了对未成年学生的社会保护。

校园欺凌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的,并对个人在心理、身体和言语遭受恶意的攻击,且因为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权力或体型等因素不对等,受害者不敢或无法有效地反抗。它会影响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甚至影响其人格发展,也会影响到校园及社会秩序。因此,专项整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欺凌十分重要。

社会工作者在校园欺凌预防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社会工作者从学校、学生、社会、家庭等几方面入手,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其价值也逐渐凸显。(王晓菲广东省中山市驻校社工)

校园欺凌越来越呈现行为暴力化、群体低龄化、发生普遍化、后果严重化、区域扩大化等特点,其影响范围也从青少年自身、家庭与学校,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传统介入手段主要从社会政策、法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进行多角度防治。而社会工作独有的理念与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弥补单纯的法律惩罚以及校园与家庭教育的不足,通过个案辅导,关注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禀赋差异,通过专题小组改善学生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与生活方式,通过社区宣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良好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017年社工界对校园欺凌话题的热议,反映出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积极参与,社工介入校园欺凌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张倩倩山东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本土化

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一直在热议的话题。经过十年的发展,社会工作者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本土实践经验,但离社会工作本土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会遇到怎样的现实难题和困境呢?

热议

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很快,但在本土经验的系统性、与本土体制契合的体系化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也就是亟待建立支持整个专业发展的知识体系。在建立这一知识体系中,最大的挑战是要尽快提高社会工作界的知识生产能力。

这就要求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密切合作,扎根中国社会工作的丰富实践,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应该说,目前国内社会工作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高水平社会工作研究人才的培养是促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体系化的必要手段。(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着实务理论研究与实务行为分割运行,且前者滞后于后者的挑战。研究和发展能够引领、指导实践的本土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非常急迫。我认为应借鉴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首先解决社会工作自身建设的问题,开展有关社会工作本质界定的论证,回答“什么是社会工作”这一问题。将基于西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体系的社会工作定义,置于中国的本土甚至是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研讨。只有从这个基本命题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跨越因“舶来品-本土化”议题给我国社会工作带来的困扰,让社会工作在中国得到良性发展。(童小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信息化

随着社会工作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工作领域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需求日益凸显,在社会工作领域充分使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创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扩展社会服务传递范围、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成效的必然要求。

热议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的助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在社会工作领域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工作信息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等提供了新的服务和管理思路,也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来看,信息化的应用能够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高服务效率;从政府部门来看,信息化能够实现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的监管,并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邹学银中国社会工作学会执行秘书长)

社会工作与信息技术在不断进行深度融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一开始建设本机构官方网站、开通本机构微博,到现在纷纷拥有本机构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推动着社会工作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相比一些高度信息化的行业,社会工作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也存在工作方式落后、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共享度低等问题,制约了社会工作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社会工作行业迫切需要一个全国性的信息管理系统。[赖新元善爱社工(武汉)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志愿服务条例

2017年12月1日,《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以先进的理念、完整的体系,彰显柔性管理、突出志愿者权益保障,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化、专业化发展,使得志愿服务的法治时代高起点开启。

热议

《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以及所提供服务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都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条例》的实施,既有利于推动各地区建立统筹型志愿组织,建立志愿服务行业组织,也有利于现有统筹型组织进一步发挥功能和作用;《条例》的出台,将更加有利于支持型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条例》也鼓励越来越多的传播型志愿服务组织发挥作用;《条例》将促进各类提供具体服务的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发展,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化。(谭建光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天河校区志愿研究中心)

《条例》出台后,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民政部门怎样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任务、贯彻落实好《条例》,把志愿服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呢?我认为作为志愿服务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履行好《条例》赋予我们的法定职责,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协调配合、加强研究探索、完善政策制度、落实工作责任,把工作抓好抓实。《条例》对民政部门职责的履行设立了法律责任,对于不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设定了罚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作中,绝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不能推卸责任,要做到职责当担。(余锴贵州省社会工作登记注册中心)

编辑:涂传博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