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水生动物,共建幸福河湖 这场宝藏“生态课”,带你沉浸式探秘

 时间:2025-09-18 08:25:52来源:金台资讯

你知道成都的河湖里住着哪些“原生居民”吗?过去因为河湖生态变化,许多珍稀鱼种曾一度濒临灭绝,但随着成都持续推进河湖治理与生态修复,这些本土鱼种渐渐重返家园。

就在9月14日,一场主题为“保护水生动物,共建幸福河湖”的水情教育活动,在活水公园与新津白鹤滩湿地公园展开。该活动由成都市河湖保护和智慧水务中心组织开展,旨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在沉浸式体验中认识本土鱼类,了解成都深厚的水文化、先进的水科学以及丰富的水生态。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水情教育课,更是将守护河湖的种子悄悄种进孩子们心里。

活水公园:揭秘水循环的奥秘

一走进活水公园水情教育馆,大家就被水情教育志愿者的电子邀请函给吸引。工作人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相关事项,并邀请小朋友们成为志愿者的一份子,为成都河湖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活水公园水情教育馆。蒲智芳摄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逐一参观了馆内的“濯锦之江”“府南河整治工程”等主题展示区,通过图文展板、沙盘模型等丰富的图文资料,了解了府南河的治理历程、成都的水情、河长制工作成效以及活水公园的概况。

参观活水公园水情教育馆。蒲智芳摄

接下来,大家跟随讲解人员的脚步,亲身体验活水公园的自然奥秘。沿着活水公园的生态净水系统一路前行,在工作人员生动的讲解中,大家开启了一场有趣的“闯关”之旅:厌氧沉淀池、曝氧池、植物塘床、鱼类净化等一道道“关卡”层层递进,将浑浊的河水逐渐变得清澈澄明。亲眼见证河水由浊变清的全过程,一颗爱水、护河的种子也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根。

参观活水公园。蒲智芳摄

小朋友们认真听讲,不时发出惊叹,“原来污水是这样变清的!”“原来我们身边的公园就是一个天然的‘净水厂’!”一位六年级的小朋友更是发出了保护水环境、爱护地球的号召。

长卷彩绘:画出防溺水小知识

参观结束后,备受期待的防溺水主题长卷彩绘活动正式开启。小朋友们拿起画笔,蹲在长卷前,认真地为空白画卷填涂色彩。

“我画的是小朋友在安全区域游泳”“我画的是禁止野泳的标志”……孩子们一边画一边分享自己的色彩搭配,防溺水安全知识也逐渐根植于心。

彩绘结束后合影留念。蒲智芳摄

白鹤滩湿地:探寻“水中生态圈”

下午,大家抵达新津白鹤滩湿地公园,参观了成都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基地。

“成都市内有多少条河流?”“成都市内有哪些特有的鱼类?”……带着这些问题,大家沉浸在专业老师的科普中,一步步了解成都市内水系网络的分布格局,以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讲解。蒲智芳摄

随后,老师引导大家来到鱼类标本展示区,重点讲解了川陕哲罗鲑、胭脂鱼等国家保护动物的生活习性、种群现状及其保护故事,并耐心解答小朋友们的提问。

在游戏互动环节,一组组家庭手持任务卡,穿梭在基地的标本与图文展板之间,兴致勃勃地对照图片寻找相应的鱼类,不时传来兴奋的欢呼声。

这场寓教于乐的探索,不仅加深了大家对本地水生生物的认识,更在亲身体验中唤起保护河湖、珍爱生态的共识。

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带领大家从理论认知走向亲身实践,全方位感受水生态的独特魅力,让“河湖保护”的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实际行动。(毛雪、蒲智芳)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3401661347410078&wfr=spider&for=pc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