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多维发力筑牢野生动物保护屏障

 时间:2025-09-10 08:30:10来源:大众日报

肥城市地处泰山西麓,大汶河自境内蜿蜒而过,河流、湿地与森林资源丰富,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家园。近年来,肥城市立足自身生态优势,通过科学实施系列保护措施,推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以制度为纲,织密“防护网”。制定并实施了《肥城市野生动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肥城市陆生野生动物野外巡查巡护制度》,以刚性制度为支撑,持续优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边界,加强跨部门协作,定期对农村大集、农贸市场、花鸟市场、餐饮场所及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从源头构建野生动物保护防线。

以巡护为责,筑牢“安全墙”。结合野生动物活动习性,在频繁出没区域加密巡护频次,将候鸟迁徙的主要分布区、繁殖地、停歇地及迁飞通道等关键区域纳入重点巡护范围,安排专人定点巡护与值守,实时掌握野生动物动态。同时,在野生动物集中活动的林地、湿地等区域,广泛悬挂警示标语和醒目标识,引导公众规范行为,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保障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安全。

以宣传为翼,凝聚“共识力”。紧扣“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以“进广场、进社区、进校园”为主要载体,通过悬挂条幅、发放明白纸、举办主题讲座等形式,常态化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积极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识,切实增强公众法治意识和生态保护自觉。今年来,累计悬挂条幅10余条,发放明白纸、科普手册等宣传资料1500余份,覆盖群众约2万人次。

以救助为暖,搭建“守护桥”。全市设立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1处,对市民主动上报或巡护过程中发现的受伤、迷途、病弱野生动物,第一时间开展专业救护,康复后科学放归适宜自然生境。截至目前,已成功救护白鹭、猫头鹰、雕枭等野生鸟类100余只。此外,针对大汶河河闸工程建设与崖沙燕栖息地保护的矛盾,肥城市通过设立警示牌、下达整改通知、优化工程方案等多项暖心举措,妥善化解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冲突,有效保障了崖沙燕繁殖栖息环境安全,实现了工程推进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2754934870196034&wfr=spider&for=pc

编辑:王月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