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萧县各景区到处涌动着欢乐的人潮。在这充满烟火气的时光里,该县以公安、消防、医疗和社会救援组织为主要力量的志愿服务者们,主动放弃悠闲假日,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往来旅客提供秩序维护、交通引导、咨询答疑等暖心服务,让整个假期平添了无限温情,为“五一”画卷绘就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蓝天救援队队员在引导游客(萧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全力维护秩序,悉心照顾弱势群体。“您好,请这边排队。”“游客您好,您的条件是符合景区优惠政策的,可以免费进入景区”……在皇藏峪景区入口处,来自县消防、医疗等部门以及各社会救援组织的志愿者们维护入园秩序、引导游客有序排队、发放景区景点宣传手册、提供景区优惠政策咨询,忙得热火朝天。他们还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通过发放传单、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游客宣传生态环保政策,并随时清理景区垃圾,维护卫生环境。同时专门设立了“志愿者服务站”,服务站内配备游客休息座椅、点播显示屏、报刊杂志、储物箱、便民箱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免费饮用水、包裹存放、小伤处理,景区景点、食宿咨询等贴心服务。
而同时在皇藏峪景区,来自萧县天狼救援大队的队员们则分别在皇藏洞、瑞云寺、观景台、玻璃吊桥和玻璃滑道等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值守。他们不时地嘱咐游客带好小孩、注意安全,并耐心地回答游客询问的景点位置、游览路线等问题,看到有老人小孩下坡时,他们会主动上前搀扶……他们那绚丽的蓝黄身影在茫茫游客中宛如一个个火炬,照亮游客们的心。
架起沟通桥梁,帮助迷路儿童团聚。“叔叔,我和俺妈走散了,找不到他们了……”5月2日,当萧县蓝天救援大队志愿服务志愿者胡海在皇藏峪景区刚结束一班引导服务后,转头就撞见仙人床景点附近一八九岁的儿童跑来求助。“孩子别着急,我来帮你联系——你还记得你爸妈的手机号吗?”胡海一边安抚着,一边拨打手机,让孩子先与母亲对话,再告诉他们具体位置。当孩子母亲急匆匆地赶到景区大门时,胡海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们萧县不仅景美,人心更美,我们会永远记住这块美丽的沃土的——谢谢你们!”孩子的母亲,家住河南商丘的彭女士说。
加强联防联动,合力找回遗失财物。“我坐滑梯下山时想拍几张照片,不想一不留神,手机掉下面了——关键是具体位置也没看清,这可怎么办啊?”5月2日,一位淮北的游客李女士在打给皇藏峪景区服务热线的电话中,话语里满是焦灼。“不要急啊,我们安排服务人员帮您找——您等等啊!”热线接话员耐心安抚对方后,随即向负责同志汇报,并组织事发区域的志愿者和服务人员向滑梯沿线集结。尽管该区域陡峭险峻,可在大家共同的细寻下,最终还是将丢失的手机找到并送到游客手里。接到手机的那一刻,李女士非常激动,对着服务人员深深地鞠躬致谢。“没事的,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和物品安全是我们景区应尽的义务,您的手机无大碍就好,祝您节日快乐!”该景区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整个“五一”期间,皇藏峪景区先后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品23件。
“萧县的志愿者服务者们用点滴善举串联起旅途的安心与温暖,让熙攘人流中,流淌着‘爱’的温度,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一位叫郭爱华的临沂女士在皇藏峪景区的留言薄上工工整整地写道。
“今年‘五一’假期,我们皇藏峪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3万人次,同比增长23%;旅游收入较去年增长26%——这与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是他们让假期充满了诗意与温情,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并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皇藏峪景区相关负责人纵华肖表示,通过志愿者服务,全县不仅解决了游客出游期间常遇到的问题,也进一步提升了景区服务保障质量,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张祖北)
https://www.cnr.cn/ah/msjj/20250508/t20250508_527162693.s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