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为什么要吃七分饱?

 时间:2025-06-22 23:56:45来源:人民网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饭后心口发紧、胸闷不适等症状,却不明白原因何在。比如王先生,最近每次饭后都会感到心前区疼痛和憋闷,需要休息甚至服药缓解。经医院检查,他被确诊为冠心病。医生提醒他,今后进食要控制在“七分饱”,同时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冷热刺激环境。

冠心病和吃饱饭有什么关系呢?

1. 饱食加重心脏负担

进食后,大量血液流向胃肠道,帮助消化吸收,若过饱,心脏则要增加泵血强度,来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这对于冠心病的患者而言,会引发心肌缺血,造成心绞痛或心梗。并且,饱食后胃部膨胀将膈肌抬高,导致胸腔空间被压,体积减小,心脏舒张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引起心前区不适的症状。

2. 饱食增加代谢负荷

过度饱食,尤其是进食大量高油、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后,会导致高脂血症及血糖升高,从而使血液粘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了血管被堵塞的风险。并且,长期饱食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度,最终导致冠心病而引发症状。

3. 体重增加

过度饱食,缺乏运动,会使体重增加,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每日饮食七分饱,有助于减轻体重,避免体重增加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冠心病患者应如何科学饮食?

针对冠心病患者,建议采取以下饮食策略:

•少食多餐:每天可分为5~6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

•适当优化饮食结构:进食低GI(升糖指数)碳水化合物,比如燕麦、豆类、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消化缓慢,血糖上升平缓。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鱼类、鸡胸肉、蛋类、奶制品、豆类等。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如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细嚼慢咽,控制进食速度,有助于提前产生饱腹感,避免过量摄入食物。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进食七分饱是饮食管理的重要策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及进食习惯,可以减少饮食摄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代谢紊乱和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加之协同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中国协和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马芳芳、夏莹)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5/0622/c14739-40506032.html

编辑:蒋泽南 审编:益审核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