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有心人,将几百名新生的脸和名字记在心上;他们是陪伴者,见证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他们是及时雨,学生有困难时第一时间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是引路人,为迷茫与困惑的学生点亮前行的灯……他们就是高校的“辅导员”。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第39个教师节,天津大学举行辅导员发展论坛,正式设立1200万元的“天大辅导员”基金,专门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还为首批8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授牌。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牢牢抓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他们服务学生、关照学生,是青年学子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天津大学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发展和建设,积极创新思政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近年来相继出台《天津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天津大学专职辅导员人才计划岗位评聘办法》《转岗思政课教师有关政策》等制度,建立辅导员“求是班”、“辅言导语”沙龙、自主进阶培训等辅导员培训机制,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此次设立的“天大辅导员”基金,得到了天津仁爱集团董事长马如仁、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平、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三位天津大学优秀校友的大力支持,专门用于辅导员队伍成长发展。作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曾经的辅导员,基金发起人李海平还与师生分享了他做辅导员时的收获。
据悉,“天大辅导员”基金将实际应用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学交流、评奖评优、组织文化建设以及高质量发展项目当中。(记者陈曦 通讯员赵晖)
http://edu.people.com.cn/n1/2023/0913/c1006-40076357.html
编辑:蒋泽南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