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新年前的最后一节课后,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第一初级中学七(18)班学生吉木晓曲和江苏南京来的支教老师韩雪谈起了自己的梦想:“我想考上好的高中、大学,要去南京看看老师的学校。我相信只要比别人更努力,就一定能走出大山,实现梦想!”
马边彝族自治县和雷波县地处大小凉山腹地,从2004年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对马边等地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在江苏省纪委监委积极协调下,按照“当地缺什么师资、派什么支援”的要求,南京师范大学从10个相关学院的学生中选出27名研究生赴马边、雷波的8所中小学实习支教,专业涵盖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心理等学科。
由于当地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支教老师承担着同时教授多个年级、多门课程的任务,教授学生总人数达4415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黄菊香说:“各志愿分队利用自身学识,主动发起有教育性、创新性、特色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为学生送健康、送关怀、送艺术、送安全、送眼界。”
在雷波县,一些孩子到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在金沙初级中学,支教老师高敏成了很多学生的英语启蒙老师。在彝族女孩取比合取眼里,这个高老师有些不一样——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经常在课堂上播放电影、歌曲,还会讲一些有趣的文化知识;她会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让孩子们自导自演,鼓励大家大胆发言……在学习中,取比合取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也更坚定了成为一名老师的想法,“长大后我要成为像高老师那样的人,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初到雷波县汶水初级中学,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水平让支教老师胡丹始料未及——他们汉字基础薄弱,个别学生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胡丹利用课余时间,从拼音教起,一步一步教孩子们认字、写字、查字典。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学得很认真,课堂上举手发言也越来越积极。“他们还会争着当我的‘小助手’,带着大家领读复习。”胡丹笑着说。雷波县汶水初级中学七(3)班学生卢拉候,就曾当过胡丹的“小助手”。“我想通过学习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卢拉候说。
不仅教学生知识,支教老师们还通过问卷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形成心理健康调查报告,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科普心理知识、开展最美微笑征集等,并对部分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马边县民建小学,针对少数学生学习意愿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支教老师提出关注“学困生”群体的倡议,得到学校大力支持。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实现“学校有趣、老师有爱、生活有光、学习有劲”。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5日 12 版)
http://edu.people.com.cn/n1/2022/1205/c1006-32580332.html
编辑:蒋泽南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